家子弟欺男霸女之事并不少见,但黄尧与付文也都是眼里不揉沙子之人,只得向利星汉承诺,此事之后会想办法调查一下。
然后黄尧又调侃起利星汉居然有一位伴读侍女之事,提及玉锦,利星汉眼中流露出担忧与思念,叹了口气。
吃过午饭,又由付文代劳,为一众学童们讲述了些四书五经的解义。
等到结束今日的课业后,利星汉松了口气,今日仍是程富贵来将一双儿女接回,其他的娃娃要不是结伴自行回家,要不也有家中大人来接。
与程富贵打了个招呼,利星汉本想问问他关于冯盛文之事,不过想想程大哥只是一个普通官差,小夫子还是忍住了这一想法,害怕给其带来麻烦。
本准备与两位朋友再切磋一番修为武艺,站在院子门口的利星汉,偶然瞧见了那个浑身脏兮兮的小乞丐,对方也同样注意到了他,拔腿就跑。
瞳孔一缩,利星汉出门追去,可惜对于翰州城的街头小巷还是不熟,那小乞丐钻入巷子中便消失不见了。
身后是黄尧与付文后知后觉地追来,利星汉叹了口气,与他们说起自己看到了那个小乞丐之事。
付文安慰有些垂头丧气的朋友道:“好歹他还在城中,也算是有个念想,总会遇到的。”
利星汉点点头,与两位朋友一同往学塾走去。学塾外就有一座酒楼,算是奢华出名的店家,此时正有一桌子年轻人,相互招呼着坐到靠窗的位置。
“冯兄真是多年不见了呀,不知道你这些年跑哪儿去了?”
被问话之人,正是得到父亲授意,终于可以出门走动的冯盛文。谨记父亲教给他的说辞,冯盛文笑着回应问话之人。
“嗨,犯了些过错,被发配到凉州做了些苦力。”
那人本准备再问问,究竟冯盛文是犯了什么过错,被这帮年轻人捧着坐到主位的男子咳嗽一声,打断了他的好奇。
一帮人瞬间变了脸色,毕竟是一帮二世祖,也是懂得看脸色,坐主位之人乃是小王爷唐小尹,其父唐?虽然只是九卿之一的宗正,但那可是圣上的亲哥哥。
冯盛文早已得到父亲的叮嘱,知道要与这位小王爷打好关系,此时见其替自己解围,脸上也是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往日里少有与小王爷接触的机会,今日托刘晓裕的情,一定要与小王爷不醉不归。”
刘晓裕是侍御史刘可候的大儿子,算是从小与冯盛文厮混的主,此时听着好友带着些恭维他的话语,笑眯眯地不答话。
其实刘晓裕与小王爷唐小尹也不怎么熟悉,也就是这几日,意外结识,且对方似乎对自己颇为礼遇,这么一来二去,才让刘晓裕敢邀请小王爷来参加自己为冯盛文举办的接风宴。
“多费口舌无益,小二上酒。”
刘晓裕做东,自然而然地招呼道。没有注意到冯盛文与唐小尹的眼神对视,二人心照不宣,其实这刘晓裕反而才是那个局外人。
等到店家端上两壶酒,冯盛文站起身为唐小尹倒上,毕竟是小王爷,酒桌上的众人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在冯盛文坐下时,偶然瞥见了窗外街上,与两位朋友一道走回宅院的利星汉。
冯盛文脸色一僵,经过了这么多事情,三年闭门不出的他也是城府深沉了许多,很快脸色便恢复如初。
回到小院中,一番切磋比试后,利星汉与黄尧两人都是有些疲惫地躺在地上,而付文故作深沉,主动出门买酒菜去了。
-
明月高悬,回到府上的黄尧正巧碰上了楚大石,早就见过这位楚叔叔多次,黄尧笑着与之打招呼。毕竟是爷爷的副将,哪怕再掩人耳目,儿时这位楚叔叔还带自己放过纸鸢。
楚大石甚至不拿黄尧当晚辈,笑着搂过其脖子,就像黄尧对利星汉那样。
“是不是又去喝花酒了。”
“哎哟,喘不过气啦。”黄尧一边拍拍脖子前的小臂,一边解释道:“就付文那个书呆子,怎么敢与我去青楼。”
一阵笑闹,本准备告别楚大石,去给爷爷请安的黄尧突然想起今日利星汉提起之事,悄悄与楚大石问道。
“不知道楚叔叔与那位冯延尉关系如何?”
眉头一挑,好奇为何黄尧会问起那位寒门出身的重臣,楚大石有了些兴致,但话语仍是有些吊儿郎当。
“怎么,犯了什么事?要我去与那延尉走走关系?”
不愧是黄参夫身边的人,黄尧同样吊儿郎当凑近他,悄悄说起了那冯延尉的儿子,冯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