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在战国当李牧 > 第41章 分化五国,欲夺宜阳

第41章 分化五国,欲夺宜阳

在五国伐秦之后,尽管秦国丢失了武关和宜阳,但是却未曾改变秦强众弱的局面,秦国历经多代苦心经营,国力强盛,这一场小小的挫败根本动摇不了良好的基础,伤不了元气。

秦国君臣和国民向来是输的起、打不怕、越挫越勇,有勇气去审视自身的优劣得失。

秦王下令文武大臣在朝堂总结回顾这一仗的得失时,众人发觉秦军是陷入了孤军作战的被动局面,以一国之力单挑五国五国大军很显然是被聚众围殴了,而那个带头大哥就是魏国安釐王。

后知后觉的武将们在朝堂上下炸了锅:

“呵呵!原来是魏王这小子。”

纷纷指责魏王阴险狡诈,誓报此仇。

秦国大将军蒙骜义愤填膺,请求大王批准他亲率大军征伐魏国,魏王必须为此付出血的代价,众将纷纷附和。

秦昭王不动声色,面无表情,只是静静的看着堂下的大臣们,对这些冲动而又忠实能干的将军们真是无言以对。

此时丞相范雎出列说道:

“大王,魏国携战胜之威,凝聚五国之人心,与其硬碰硬绝非上策!”

秦王终于听到了不同的声音,饶有兴趣的问道:

“丞相,有何独到见解?说来大家听一下。”

范雎看向秦王,又看向周围的武将,徐徐说道:

“魏国外强中干,虽有府库财富之强,却无军队甲兵之强,仅仅依靠联合他国以多胜小,以众欺寡。要想打败魏国并不难,首先削其两翼:韩赵两国位于魏国南北两侧,以利益分化,孤立魏国。其次结盟楚燕:两国离魏较远,只需告诉他们,大秦愿与他们互为盟国,他们自然退出原有五国来联盟。”

秦王不解的说道:

“如何用利益分化魏与韩赵两国的联盟关系,又以什么利益?”

范雎说道:

“这个不难,我们告诉魏王愿以‘野王城’相赠换取与魏结盟,并告诉魏王,秦军攻取韩国宜阳之日就是野望城交割之时。魏王必然心动,放弃他们五国联盟的约定换取野望城,我大秦就可以大张旗鼓的攻占宜阳,并且分化了魏韩。”

秦王说道:

“丞相好计策,只要魏王一同意,就是盟主舍弃韩国,即意味着主动退出联盟,魏赵之联盟也自然跟随着瓦解。赵国兵力空虚,绝不敢单独协防韩国。”

范雎面向秦王拱手致意,继而转身望众将说道:

“大王、众将军们!宜阳三川之地,韩国之门户,大秦之跳板,攻取宜阳分化三国同盟,以重金厚交燕楚,与我结盟,再断魏国援手。魏国众叛亲离之后,想要报仇不是更简单吗?”

范雎侃侃而谈,继续说道:

“最关键的是宜阳乃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大铁矿,非得不可,根据可靠情报各国开始铸造铁制兵器和装备远强于我大秦的青铜兵器,大秦必须先控制住铁矿以防他国做大。”

秦王也早就知道了各国对铁器的重视和利用,兴奋的说道:

“丞相可愿亲往魏国,说动魏王?”

范雎毫不犹豫的说道:

“自然愿往,大王可同时派遣使者前往燕和楚,一旦结盟成功,即可发兵攻打宜阳。”

秦王说道:

“好,说的好!兵马未动,外交先行!孤明日设宴亲自为几位使者饯行。”

秦王继续说道:

“丞相,孤依旧记得你当年敬献远交近攻之策,从此奉为国策。此次之败实败于外交,让五国有了可乘之机,结盟以抗秦如此之事绝不可再次发生。

“诺,臣等铭记于心!”

随后秦王又吩咐大将军蒙骜前往边境筹备粮草兵器,做好开战前的后勤准备,一旦外交上分化五国成功,即刻集结大军进攻宜阳。

几日后,范雎来到了魏国大梁,递上国书等待召见。在等待期间,秘密会见了秦国在大梁的密探,从而得知大将军晋鄙和信陵君魏无忌二人不在大梁,行踪未知。这对范雎来说是好消息,晋鄙此人性格豪爽,耿直敢言,魏无忌深通兵法,也是外交好手,没有他们在大梁撑持着,说服魏王那是手到擒来。

魏王召来太子魏增,对秦国大使递交国书意欲结盟之事,提前商议应对之策。

太子魏增说道:

“父王,秦国突然结盟必有所图,估计是要对其他几国下手了。我们身为五国盟主绝不能与秦结盟,不可站到其他几国的对立面。况且大将军晋鄙练兵才刚刚开始,魏国需要的是稳定的局势,足够的练兵时间,最好的办法是以不变应万变,就当秦使没来过,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