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印为仙人所留,故名射山,又称仙足山。
射山之阳,有一处庄园,藏身烟雾之下,青松翠柏之中隐现假山怪石,楼台亭院层叠,池馆水榭点缀。
园外风雪飘扬,园内蜂飞蝶舞,可谓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
园后一幢三层小楼,禁制光芒闪烁,粗略看过,不下数十种。
楼内客室之中,有六个形貌各异之人团座。
为首者乃是八尺老汉,红面白发,两目如电。
其他五人,一为白眉大汉,怀抱一只鸢隼;一为黑袍遮足蒙头,浑身散发腐臭之气;一为鹤发老媪,闭目养神;一为白面儒生,宽袍高冠;一为半老徐娘,体态丰腴。
只听主座的老者说道:“想必诸位道友已接到后辈传讯了,那秘境之大,千载难逢,仙材遍布,奇珍无数,更难得的是中央山峰未被搜寻。若能得之,真人有望也。此次我射阳李家召集诸位,正为集思广益,商讨个法子。”
白眉大汉抚摸着怀中鸢隼的背羽,说道:“占栖霞、夺秘境,看似很美,但一来师出无名,二来栖霞五老个个实力深厚,并非易与之辈,怕是损敌一千,自伤八百。我涧西王家比不得诸位家大业大,怕是出不了多少力。”
“嘿嘿,白眉鹰王可别自谦,单凭你怀里的白腹云雕,某家就讨不了好去。”尸气黑袍直了直身子,说道:“栖霞王家,与我等并称东吴七大修真家族,如今被灭,可是前车之鉴。我河阴李家以为当同休戚、共进退。”
老媪抬起眼皮,精光一扫,说道:“前不久,栖霞王家老祖仙逝,其族人联合原栖霞七家一派,成立光复盟,说服崧山盟两位真人,欲在岁未盟庆之上,议商栖霞归属一事。盟主亲赴我岭南王家求援,此事可为一大良机。”
中年儒生抚掌赞道:“妙哉!有此良机,我等当暗中相助,联络相交的真人,为其摇旗呐喊,水混之后方可摸鱼。若有所需,我陇东张家愿相助一臂之力。”
半老徐娘抿嘴一笑,媚态横生,吴侬软语道:“我泽北李家愿追随各位小哥哥小姐姐。”
……
十二月初三,栖霞月例发放之日。
包达领过月例后,便返回烟霞峰丁字第六百四十五号洞府,运转灵决,激活风信子,将心神投入其中,只见一条条信息浮现在眼前。
“号外,号外,崧山盟九千年庆典举办在即,欲知庆典仪式进程,且随小松一同前往查探。”
“百年兽潮来临之际,此次崧山盟庆将商议抵御兽潮一事。”
“百国千宗万仙齐来敬贺,恭祝崧山盟九千年盟庆。”
“楚国永字山附近发现神秘精怪,实力介于金丹与筑基之间,肆虐居民,为祸一方,三次反杀书道盟猎杀团队,逼得其发出悬赏令。”
……
崧山盟庆典召开在即,这件盛事的热度有增无减,且随着日期临近,越刷越旺,风满楼外狄戎区十条信息中有九条都是有关盟庆一事。
包达浏览过后,将心神投入楼内。
风满楼内分为听风堂、风信堂、风满堂、风影堂等区域。
听风堂,为风信子交流之地。
风信堂,为情报交易之处。
风满堂,为任务发布之地。
风影堂,为修士娱乐之所。
包达凝成风信子后,便时常来楼内闲逛,虽然一贫如洗、修为低微,但也摸了个门清。
此时,包达径直进入风影堂,方一进屋,便有一阵嘈杂声音传入耳中,比菜市场还要热闹,包达娴熟地点了点风信子叶柄处,屏蔽了所有的声音,这才逐一打量起来。
风影堂看似不大,但极为宽广,一片片风信子浮在半空,层层叠叠,不知多少,每一片风信子上都不停地变幻着影像。
这些风信子与包达的虚影不同,每一片都极为真实,而且都要比包达的宽大厚重。
最大的几与八仙桌近似,非常惹人瞩目,周围也聚集了成千上万的风信子虚影。
常言道一叶蔽目,不见太山,若是被这一片风信子遮挡,别说太山,就是天地也看不到。
若是盯着一片风信子看上一会,便有声音和影像传来,只是画风似乎与之前看到的大相径庭。
“诸位看官瞧仔细了,下面看老雷带你装逼带你飞。”一片书本大小的风信子中,一位八尺壮汉挥手祭起一张晶莹符篆,瞬间化出三只雷球,直冲半空的双首蛟而去。
只见雷火轰鸣之中,双首蛟被打得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