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圆通法师和妙音宫八音迭奏大阵的攻防战,已经演变成一场消耗战、持久战,双方胜负的关键点在于谁先撑不住。
圆通法师并不害怕消耗战,却是不敢与妙音宫纠缠过久。
那群一路收割到手的魔子魔孙,便是圆通法师最大的倚仗。
修士入魔后,实力一半来于入魔前的修为,另一半来于拘禁的魔魂数量。
三两只魔魂,对于魔修的裨益,几乎等于零。
数十只魔魂,能够加快少许修行速度,勉强算作聊胜于无。
魔魂上百以后,才算稍稍有了些气候,尤其是有了修士的魔魂,如同一支精锐的军队,有主将有士兵,不断攻城掠地,将雪球越滚越大。
捕获成千上万只魔魂后,才开始显现威力,能够将魔修的实力提升一个大的台阶。
圆通法师荼毒三州之地,造就杀孽无数,手下魔魂何止千万?
虽说经历天谴之雷的打击,圆通法师的修为从巅峰的四十三重雷劫之力,降到现在的十五重雷劫之力,但是此消彼长,离妄珠内圈养的魔魂,将损失的实力全部补充了回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说,现在的圆通法师,比起入魔前,更加可怕。
有这批魔魂大军在,圆通法师根本不惧怕与妙音宫对耗,反正这些魔子魔孙,死了也不心疼。而且魔魂不死在八音迭奏大阵之下,也要死在同类相残之口,早死晚死都是死。
圆通法师忌惮的,除了那个妙音宫宫主洛天依,便是头顶的天谴之雷。
既然圆通法师杀上了栖凤山,自然就有底牌针对洛天依。洛天依不现身倒还罢了,如果现身,圆通法师至少有六成以上的把握,击败这位威慑封元万年的传奇人物。
而对于头顶的天谴之雷,圆通法师却是束手无策。
事实上,不但圆通法师解决不了这个难题,万年以来,任何一个入魔的修士都无力破解。
修士入魔后,天谴之雷便会持续不断地降落,一层层地削弱魔修的修为。
为了对抗天谴之雷,魔修要么是用修为硬抗,承受境界跌落的后果,要么是魔魂反制,牺牲多如牛毛的魔魂,才有可能安稳地渡过一波天谴之雷。
这两种途径的结果,不是魔修境界越来越低,就是魔魂数量越来越多。
虽说魔修掌控魔魂乃是一种天赋神通,几乎不会消耗什么心神之力。可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
一旦魔魂的数量达到极限后,便会反噬其主。魔修承受千千万万只魔魂的反扑,要么分崩离析,大道断绝,要么泯灭神智,沦落成魔魂一样的存在,好似野兽一般,听从本能行事。
所以说,入魔就是一条死路。
万年以前,飞升路断,入魔事件此起彼伏,魔修也威风了一段时间。
那段时间魔长道消,魔修翻云覆雨,正道苟延残喘,也是封元大陆的最为黑暗年代。
但是到了最后,没有一个魔修逃脱陨落的结局。
既然入魔注定是一条走不通的断头路,那么走的人慢慢就少了,封元九州才重新恢复了平静。
不料,时隔良久,圆通法师突然入魔,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魔修能够比肩圆通法师的修为,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天谴之雷的惩罚下,坚持这么长的时间。
圆通法师心中早有计较,初期使用修为与天谴之雷抗衡,待到境界被天谴之雷打落到元婴后期时,便让魔魂顶雷。
到了那个时候,便是圆通法师撤退的时机。
不然的话,上有天谴之雷惩戒办,下有妙音宫夹击,圆通法师很有可能交待在这栖凤山。
对另一边的妙音宫来说,灵石供得上,魔焰破不了大阵。灵石供不上,栖凤山便守不住。
虽说妙音宫跻身八大宗门之一,独战一州之地,但是与其他七宗牢牢掌控本州之地有所不同,妙音宫一向超然物外,颇有看破红尘的意味,几乎不会主动渗透掌控徐州本地宗门。
只要那些宗门不作死,妄图挑战妙音宫的权威,几乎不会受到任何的压制。
正因为如此,那些本地宗门都是把妙音宫视为名义上的霸主,听调不听宣,每年上缴的供奉也是微乎其微。
妙音宫储备的灵石几乎全部来于自产,富足程度远远不如其它七大宗门,用来暂时救急还可以,遇到危难关头,难免有些捉襟见肘。
绛云仙子坐镇来仪峰后,近万年来,妙音宫无人敢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