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盗天歌 > 第613章

第613章

十万大山高耸入云,妖兽成群,向来被正道视为蛮夷之地,加上群山之中灵气稀薄,也就没有多少人愿意踏足其中。

正道的人看不上眼,就便宜了那帮亡命之徒。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万大山名声越来越响亮,吸引了封元九州三成以上的匪徒前来投奔。

无论有多大的仇怨,如果追到十万大山的地界,还没有取仇敌首级,便会驻足不前,无奈放弃。

如此一来,渐渐地形成了一个共识:不管犯下多大的罪孽,只要钻进十万大山,便能保住一条命。

之所以如此,乃是十万大山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禁制——灵力受到极大的压制。

踏入十万大山的地界,相当于修为跌落一个大境界。元婴真人只能发挥出金丹老祖的实力,金丹老祖也只会调动出筑基级别的灵力,而筑基修士来到这里,连御气浮空都无法做到。

因为这个禁制,十万大山也被称为末法之地。

十万大山的禁制与葬雀海的十二沉岛的怪异既有相似之点,也有差别之处。

相似的是二者都能压制灵力。

不同的是前者范围更广,南北纵深数万里,东西横跨数千里,除了少数灵力充足之地不受影响外,可以说是遍布十万大山全境。

后者效果更佳,置身葬雀海的十二沉岛,不但灵力完全无法调用,而且神识之力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人深入十万大山,想要揭开其中的奥秘,以此获得长生之道,最终都是空手而回。

曾有一家上品宗门,举全宗之力,尽遣门人弟子入山寻秘,结果也是劳民伤财,一无所获,甚至还因此导致宗门沦落,一蹶不振。

对于十万大山禁制的成因,人人都有自己的猜测,但是最让人们接受的有三种。

第一种推测是天地伟力,自然形成;第二种观点认为是仙人遗迹,神鬼莫测;最后一种臆想则是十万大山之下镇压着一尊混世大魔王,如果脱困而出,必将横扫封元,无人能挡。

三种观点各自引经据典,说得玄之又玄,引人前来支持。

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也经常聚在一起辩论,往往争得面红耳赤,却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薛岳停和岑肃之这两位元婴真人,之前也是第三种观点的支持者,觉得十万大山之下关押着一位上古魔神,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魔气。

魔气笼罩之下,灵力自然运行不畅,最终产生跌境的假像。

魔气蔓延到什么地方,禁制也就随之铺展过去。魔气遗漏之地,禁制也就没有什么威力。

二人占据的云岭山,便是魔气覆盖的一个漏洞,所以才能灵气浓郁,遍布奇花异草。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薛岳停和岑肃之都对这种观点深信不疑,直到两年多前的一场劫难,才改变了二人的认识。

两年多前,大魔头圆通驾云从十万大山上空掠过,恰好经过二人头顶。

二人见到传说中的魔气,与云岭山周边弥漫的气息截然不同,心中那个坚持已久的判断也随之动摇。

因为那场劫难,二人震惊于大魔头圆通的惊天气势,终于明白自身与八大宗门的差距,也就不再执着于去找冥狱宗报仇,转头在十万大山寻宝探秘。

二人本来就是十万大山中横着走的霸主,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一番探索下来,还真给二人发现了不少遗迹。

这些遗迹十有八九都是前人留下的洞府。

能够流亡十万大山,都不是什么泛泛之辈。

能够在十万大山站稳脚跟,开洞立府,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过,无论才华多么横溢,也抵挡不住时光的车轮。

那些有传承的修士坐化以后,还有后人操办丧事,使先长入土为安。

这些游荡在十万大山的孤魂野鬼,生前不管多少强横,死后都是一样的凄凉,默默地死去,没有人管,没有人问,甚至也没有人知道,一身宝物也自此蒙尘,被时光一点一点地侵蚀腐烂,最终直到消亡。

而洞府的大阵也会在灵力耗尽之后,无声无息地倒塌。

薛岳停和岑肃之探索过的洞府,几乎都是这种,大门敞开,阴气浓重,霉味扑鼻,证明主人死去多年,里面也很难找到什么有用的宝物。

唯有一处遗迹是例外。

那处遗迹处于云岭山北五百多里的一道幽谷深处,此地处于十万大山龙脉的龙头之处,因此被称为龙渊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