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有五雷宗、长乐观二门,阳奉阴违,表里不一,拥兵自重,心怀不轨,作恶多端。
其罪一,勾结他州势力,妄想犯上作乱;
其罪二,暗中招兵买马,用意不可告人;
其罪三,不遵本宫旨意,不守宗门清约;
其罪四,戕害厚土门众,断绝他宗传承;
其罪五,打压欺凌同道,作威作福一方;
其罪六,祸乱徐州秩序,目无法纪伦常。
为铲除毒瘤,还徐州朗朗乾坤,本宫即日兵分两路,横扫玲珑山、震雷山,灭除长乐观、五雷宗。
封元封元9615年7月1日,一道檄文突如其来,瞬间成为当下最引人注目的消息。
按照林为的本意,除灭二宗之战,坚决不能这么大张旗鼓,还整出这么一道讨伐的檄文,闹得沸沸扬扬。
既然是宗门之战,就应该悄无声息,带着一群元婴真人偷偷找上门去,突然发起袭击,破去两宗护山大阵,诛杀两宗反抗之人,彻底解决妙音宫的心腹大患。
偷袭虽然不够堂堂正正,但是赢得轻松,也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令人意外的是,林为的这个提议遭到了太乐府众位嬷嬷的一致反对。
在她们看来,妙音宫身为徐州之主,所做的一切都要师出有名,如此才能顺应天意、笼络人心。
而且,檄文发出后,长乐观、五雷宗人心不稳,不愿助纣为虐的修士也有机会脱离宗门,给平叛减少一些阻力。徐州境内大大小小的门派也会食箪浆壶,纷纷加入妙音宫讨伐大军,以壮声威。
对于这些理由,林为嗤之以鼻。
都什么年代了,还讲王者之师!
徐州之主早已有名无实,还做着春秋大梦,指望天下归心,真是让人恨得牙根都痒。
由于八位嬷嬷立场一致,而且固执己见,林为万般无奈之下,也只好妥协退让。
果不其然,檄文发出后,徐州内外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
徐州境内,几乎所有的门派都噤若寒蝉,一声不发,根本无人前来响应。
不是这些山门不愿顺应妙音宫号召,而是长乐观和五雷宗实力过于强悍。
抛开绛云仙子不谈,虽然妙音宫的整体实力强于长乐观和五雷宗其中任何一家,但是同时对两家用兵,犯了兵家大忌,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冲出来站队栖凤山,就是典型的脑袋进水。
支持栖凤山不可取,声援长乐观和五雷宗同样不可取,因为妙音宫有绛云仙子。
左右为难之下,这些门派只好当起了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当作没有看到檄文。
作为风暴中心的五雷宗和长乐观,得到消息后,抓紧收拢门人,开启护山大阵,严阵以待,同时还纷纷发声,指责妙音宫恃强凌弱,鱼肉徐州大小山门,不顾同道修士死活,号召天下有志之士群起反抗栖凤山暴政。
徐州境外可就热闹多了,简直就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天下修士议论纷纷,什么样的说法都有,有人替妙音宫伸张正义,也有人帮五雷长乐打抱不平。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两不相帮,搬起小马扎,嗑着瓜子看大戏。
最令人关切的还是八大宗门、三大商会、中州皇室和风满楼的反应。
十二家巨头分成了四派。
一派是口诛笔伐,甚至扬言要踏上栖凤山兴师问罪,有扬州凌云宗、青州合欢宗。
这两家上品宗门,一个勾结长乐观,一个培植五雷宗,不知投入了多少心血和财力,自然不愿意见到两宗被妙音宫消灭。
这两宗不但百般指责妙音宫的种种不是,而且还要派人前去支援长乐观和五雷宗。
一派是话里带刺,发表的声明看似中正,实际上指责栖凤山飞扬跋扈,仗着有谪仙撑腰为所欲为,有冀州冥狱宗、梁州金光寺。
谪仙问剑梁州,是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剑,这些年把金光寺压得都快喘不过气来。
而冥狱宗作为盟友,自然和金光寺穿一条裤子。
第三派是和事佬,打着刀兵不祥的旗号,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这一派主要有兖州正一教、雍州太乙门、中州皇室和三大商会。
对于这几家巨头来说,徐州境内谁当家谁做主都行,你们爱怎么打就怎么打,哪怕是捅破了天,只要不把事闹到自家地面,都能作壁上观。
最后一派则是沉默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