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塔之外。
安日升对萧上尘道:“为了磨练门下弟子,持此令牌时间有限,快进去吧,你还未修炼只能去第一层,那里有你目前所需。”
萧上尘也不多言,好奇中快步进入门户,只见里面别有洞天,宛如一个独立的世界。
高天之上隐约有诵经声传出,地面汗牛充栋,摆放各种古籍,看的他是眼花缭乱,不知该如何下手。
萧上尘随手打开一本,一目一页,本就天资聪颖的他,自小看书就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加之服食天地圣果,脱胎换骨,让其记忆大增。
只见其上记载灵胎境修炼之法,怎样运用外力,对肉身进行锤炼。
比如:“日负千斤行千里,引雷入体,地火灼烧,借天地大势之力,诸如此等。”
看得萧上尘直咋舌,更有甚者是把整个肉身当作兵器般,进行锤炼和铸养。
萧上尘见此,暗自思忖。
就目前而言,有的方法挺适合,有的只是作为参考,遂铭记于心,放下之后往前继续观看。
如此这般,忽然角落里一本堆满厚厚灰尘的古籍,刹时引起萧上尘注意,遂上前打开一观,其名曰七窍引灵经。
开篇写道:“灵气,修者之基,食气者神明不死,人生于天地浊于尘,食五谷杂粮而不知灵气为何物,更不知如何引灵入体,结果只有沦为凡尘之人。”
该如何引灵入体?
人身骨为形,经脉附之,五脏六腑而通七窍,血液为神,纳灵而炼,精气如狼烟。
而经脉则是通道,灵气的通道,骨为奠基、支撑,窍为其入口......。
有道是:要想修道,必先有通道,而通道,亦可称之为路,不然灵气入体,如无头苍蝇般杂乱无序,到处乱串,那不得爆体而亡。
故而,修道之始,纳灵而锻,通别道奇行。
之后其上详述灵气对于修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灵气打通经脉,开七窍。
收集精粹、或是灵药,吸收其中精华神能,壮大五脏。
最后则是讲述如何激发血气。
其认为血气对人来说,亦是灵胎境中,重要的一环。
下等血气,用天地灵气淬炼即可。
中等,则需与血气相关的灵药。
上等,就需要天地神华,也就是天地精华。
而罕见血气,则需上古神灵之血。
作者认为只有在修炼之初打好基础,才能在以后的修途走得更远。
这就跟修建宫殿是一个道理,深根基,才能筑高楼。
萧上尘很是赞同此书言论,爱不释手,逐字逐句研究,读到精彩之处,眉飞色舞,点头颔首,这不就是目前自己所最欠缺的吗?
良久,萧上尘缓缓合上古籍,吐出一股浊气后放回原位,不发一言,再次继续往前。
就这样萧上尘走走停停,时而长,时而短,看到高兴之处喜上眉梢,不懂之处则眉头紧皱。
越看越是入迷,不知时间流逝,萧上尘如饥似渴地扑向古籍的海洋,不管外面几度春秋。
期间安日升来过一次,看其投入痴迷,未曾打扰就转身离开。
终于,萧上尘缓缓放下手中古籍,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最终还是要运用到实践中来。
此次书塔收获非凡,不仅让萧上尘对修炼的境界有了更细致的了解,也填补其对整个世界的空白,再也不是刚入修途,什么也不懂的小白了。
修道世界之精彩,已不是幼时所看古书所能详尽,各种奇闻怪谈,妖魔道佛,上古逸事,草木精怪,奇珍异兽,看得他是心旌神摇。
萧上尘恨不得此时,插上一双翅膀,飞出青莲以观世界。
收摄心神的,暗自忖道:“也是时候该出去。”
走出书塔的萧上尘愣住了,怎么天还是黑的?
看着惊愕的萧上尘,安日升出言笑道:“你不知道你在书塔之中,已经一天一夜。”
“啊!这么久,我还以为在里面就一会儿,师兄你是来接我的吗?”
“不错。”
“怎样,书塔中的古籍对你有所启发吗?”
萧上尘笑而不语。
安日升见此,缓缓安慰道:“也别泄气,你才入修途万不可急躁,慢慢来。”
萧上尘一听,就知道大师兄误会了,也没争辩什么,只是脑海中,却在反复想着书塔之中所获,必然会为以后的修炼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