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城中之人,见萧上尘活着回来,惊愕中低声窃语道:“看来荀弘济是栽在这小子手上,是到硬茬子了。”
“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的。”
......。
低声听着众人之言,萧上尘心中甚是复杂,这群人明知自己和荀弘济前行,乃羊肉虎口,却没人曾提醒自己。
个人自扫门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人性之淡,可见一般。
这修道界,还真是残酷。
找到一处休息之所,无人打扰之下,萧上尘随后暗自反思道:“修道艰险,人性狡诈,看来自己警觉性,还是不够。”
要不是此次自己下山临行前,掌握祖龙经上武学,此行恐怕是凶多吉少。
以后行事还是小心为妙,随后将龙脊剑收入气海之中,以免招人耳目。
经历此事的萧上尘,心智渐成熟,再也不是那个当初下山修行的小白。
听风城几日无事,风平浪静,好似并未发生什么事情,个人的消亡,并未引起丝毫波澜。
惬意的萧上尘,正在房中参悟经文,突然一声震天大吼,响彻天地。
“听风城主,出来接驾。”
萧上尘这几日在城中,对听风城主也有所耳闻,准王者修为,居然有人让其接驾,好奇之下,出门行去。
听风城之外,高天之上云层缭绕,九条狰狞的蛟龙拉着一架云辇,出现在云端,云辇景中不可见,开口的正是其中一条蛟龙。
云辇后则是声势浩大的十万虎豹骑,轰隆作响,血气腾空,为首之人虬龙般的手臂,孔武有力,俱都是真元境界的修士。
萧上尘那见过这么多修道者组成的军队,心中震撼下两相对比,眼前的九条蛟龙,随便其中一条,修为比之前百罗洞府中所遇到的蛟龙,都要强大不少。
萧上尘暗叹一声,好大威风。
就听有人道:“大赵王朝之人又来了,此次来的不知是谁,看其威势,定然是大赵王朝之中的大人物。”
“看来大赵王朝,这次是要动真格了,要收服听风城主,将听风城收入囊中。”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看来此次听风城主,凶多吉少了。”
萧上尘听着众人议论,结合几日所知,大赵王朝兴师动众,想要收服听风城,难道只是因为这些原因吗?
会不会有其他众人不知的缘由?
“哈哈...。”
笑声震天动地,打断了正在思索的萧上尘,随后感觉双耳轰鸣,其身旁修为较弱之人,俱是耳鸣心炫,急忙收势盘膝而坐,抵御这笑声。
“庸和王,好久不见,这可不是你大赵王朝的地盘,你可不要忘了。”
“我听风城,可以归属你大赵王朝,同样的,也可降伏对面的断日崖。”
“莫要逼人太甚。”
听风城上,一条狂放不羁的身影,迈出城主府邸,壮硕异常,强健有力,宛如莽夫之流。
城中之人狂喜下,出声道:“是听风城主。”
听到此言,第一次见到听风城主的萧上尘,愣了一下,原本在其心中,听风城主的形象是一个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不然起不出听风城这诗意盎然的名字。
没想到,见到的却是一个彪形大汉,狂野之人。
云辇中,被称做庸和王之人并未露面,口出清脆之声道:“听风城主,我两相识久远,念在昔日情分,我已经尽力给你争取,难道我大赵王朝,给出的条件还不优越吗?”
“你也知我大赵王朝的王爷,俱是王者修为,破例封你为王,已经是皇恩浩荡,莫要不知好歹,毁了你我昔日情分。”
“若是同意,你我同殿为臣,也是我大赵王朝的一段佳话。”
闻听此言的听风城主,讥笑道:“庸和王,那我是否还得感谢你?大赵王朝真是霸道,几次三番欺上门来,随便给你一个官爵,就想霸占别人的地方。”
“还美其名曰,皇恩浩荡,当初这听风城,无山无城无人烟,是我和一群兄弟费尽心力,经营无数载岁月,终有今日繁华。”
“你大赵王朝觊觎他人之物,以强欺弱,多次来到此地骚扰我等,而今就想一言而取,你且问问我身后的一群兄弟,答不答应。”
话语落下,听风城中无数身影腾跃而出,高声道:“我等不同意,誓死保卫听风城。”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一时间听风城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