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奇门所有人都被师晏拿出来的东西给惊呆了。
上万本各种门类的典籍,几乎涵括了修仙界各类修行种类,哪怕这些都只是基础的典籍,最多也就能让人修成先天,甚至很多都是像《老叟游记》那样增长见闻类的书籍,可也足以让所有人都风中凌乱。
尤其是看到其中大部分的典籍都有玄云宗的记号,小部分有毒蛊门的记号,对修仙界有所了解的鬼奴,都要怀疑师晏是不是洗劫了这两个门派。
除了上万本各类典籍,师晏还拿出了十多二十个纳灵袋,上千枚灵石以及各种各样的材料,这些东西,直接让奇峰山下的藏龙谷都拥挤了起来。
师晏不得不带着鬼奴,亲自动手,在藏龙谷更深处的山腹内,开挖好几个大型的洞穴,以做藏经阁、藏宝阁等,整座奇峰山,在不妨碍地脉的情况下,几乎被师晏掏空。
当初师晏修为还弱,奇门也没有什么底蕴,所以一个藏龙谷就已经够用,但现在,师晏却不得不考虑更多。
他去过玄云宗,因为要布阵,对玄云宗的各个部分都算了解,一个门派所需要的东西,师晏几乎都给弄出来,哪怕如炼器阁这样目前还用不上的东西。
不得不说,师晏这次的收获很大,直接就让奇门的积累,横跨数十年,这其中,灵石、阵旗以及各种材料都不算什么,真正重要的,正是师晏索取的那些典籍。
别看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典籍,可足以让奇门弟子开拓眼界,寻找适合自己的修炼之路,再配合师晏所传承下来的各种奇门秘术,已经足以让奇门弟子走上一条完全有别于当今修仙界各类修仙者的道路。
要知道,奇门以《奇门遁甲》为祖经,为术数之一,兼修诸如天文、历法、数学、星占、六壬、太乙、奇门、运气、占候、卜筮、命理、相法、堪舆、符咒、择吉、杂占、养生、房中、杂术等,集大成于《易》。
这里面,除了《奇门遁甲》为根本传承之外,其他的天文、历法、星占、堪舆等,可都是足以开创一脉传承的。
之前,奇门并没有这方面的修炼典籍,想要开创这些修炼传承,也就堪舆和风水法阵相连,其他的哪怕是师晏,想要单独开创修炼法门,也还没有太多的头绪。
但现在,有了从玄云宗带来的近万本各种典籍,奇门的后人只要有所触动,未必就不能如师晏开创奇门修炼之法《奇灵经》一般,自创一脉修炼传承。
况且,无论奇门弟子在先天之下修炼的是什么功法,只要能经过奇门的入世考验而不失本心,都能被传授《纳灵经》,以《纳灵经》能吸纳各类灵气的特性,奇门弟子最终都会还本归源,以《纳灵经》入道,再专精其他。
这也是师晏根本不怕传授奇门弟子各种修行功法,以至于奇门弟子修炼的真气驳杂,最终制约自身发展的原因所在。
这近万典籍中,足足有上千种不一样的入门修炼功法,哪怕是一头猪,也该能从这么多功法中,挑选到适合自己的修炼功法了。
而其他典籍,无论是丹、药、医、器、阵、术、武、剑、体、蛊、毒、傀儡等,基本上都已经涵括了修仙界如今所拥有的各类修炼之法,就算玄云宗没有记载的,恐怕也不多了,而再加上奇门的那些传承,只要消化,足以让奇门百花齐放。
将书籍等交给师奎领着族人清理分类,造册后分门类别的放入藏经阁,师晏也没有闲着,领着顾晓云再次踏遍奇峰山四周的每一寸土地。
奇峰山四周有八座山峰,契合九宫八卦之格局,简直是天生的奇门立派之所。
在之前,师晏手中没有太多资源的时候,就通过移栽树木,埋下风水法器的方式,将四周山野都布下了奇门风水法阵。
只是之前的布置毕竟太过匆忙和粗糙,更多的是起到障眼法的作用,如同幻阵般,让入山的人不知不觉间绕过奇峰山,入山而不知山之所在。
但现在,师晏好不容易阔了一把,自然要再做布置。
“晓云,我奇门之奇,在于算,算天算地算仙算神算人算鬼,又在于借,借天借地借仙借神借人借鬼之力,大到周天星辰运转之轨迹,小到虫豸沙石流水,都可纳入奇门玄妙之运用,所谓算得天地力,乾坤亦反手颠覆。”
师晏站在奇峰山顶,目光扫视四方,心中豪气万千。
这里是奇门根基所在,为他一手开创,千百年后,哪怕他修行路断作古,奇门弟子也能在这个世界开枝散叶,一如奇门前辈兢兢业业留下传承那般。
“师傅,鬼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