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郡青峰城,是南郡最偏远的一座小城,这里人口不多,加上周边的村寨也不过才数万人而已。
同在南郡,清风城并没有受到当年汉阳城的那场叛乱印象,百姓仍旧能安居乐业,虽然多数清贫,但也还能谋生。
这一日,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走进这座小城,少年背着书篓,一看就是游学的学子。
少年一点也不认生,在小镇闲逛一阵之后,找了户偏僻的小院,仔细打量一番后,才叩响了门扉。
很快,一个五十岁上下的老人出来开门,看到少年不由得一愣。
“大爷您好,我是游学的学子,囊中盘缠有限,想在您家里暂住几天,当然房钱和客栈没法比,您看是否可以。”
少年手中掂着几枚铜板,一脸清秀中带着让人觉得很舒服的笑容。
“小哥说笑了,我儿子媳妇等都在外边,我一个孤家老人的,你一个小先生肯来住,哪里还能要你房钱。”老人仔细打量少年,发现少年不是什么奸邪之人,当即笑了起来。
“大爷,您才说笑呢,小子虽然盘缠不多,但也知道不能占便宜的道理。”少年轻笑,将手中铜板塞给老人,“这就当我三天的房钱。”
老人执拗不过,只能收了,引着少年进了小院。
这少年正是奇峰山出来的师家子弟师杰,在老人家安顿下来后,师杰并没有出去摆摊算命,而是开始了解这小镇的风土人情,在和本地人的闲聊中知道了许多东西。
第三天,师杰说服老人,和老人一道去了小镇的西边,正好遇上老人儿子被毒蛇咬伤,惊险将老人的儿子救了回来。
待老人一家要感谢的时候,师杰已经悄然离开,一路向西而去。
南郡的其他地方,同样有师家子弟在活动,有的如师杰一般以游学的名义四下行走,在人群中试验自己的面相之学神算之法,有的驻点在某个小镇,专门为人们排忧解难,有的则是仗剑行走江湖,与危险中历练自我。
这些师家子弟所过之处,各地都有人被救于危难,也有恶霸被惩处再不敢作恶,各地风气都为之一正,而师家子弟,大多功成则走,丝毫不留恋各地风情,志在天下。
在这些师家子弟背后,师奎等十多个长辈同样也在走动,看到师家子弟的作为,一个个很是欣慰,同时自己也在历练,只是很收敛。
这些师家族人的举动,大多数都在供奉堂的监控之下,不时会汇报到姬颖那里。
原本供奉堂的人对师家村的人还有些疑虑,不过在知道他们所作的事情后,哪怕没有师晏的存在,供奉堂的人也绝不会动师家村的人,甚至暗中提供方便,只是师家子弟并没有察觉而已。
如此三个月过去,师晏一步不出客栈小院,安心在客栈之中钻研法术、法阵等,时而和银杏儿、姬颖探讨修炼心得,日子过的充实而悠然。
而在从姬颖口中得知师家子弟大部分的作为,师晏也是饶有兴趣,既然供奉堂已经监视到了师家子弟的行为,干脆的,师晏请姬颖调供奉堂的力量,收集每一个子弟的行为事迹,以作后续考究。
姬颖自然不会拒绝,实际上她也很好奇,师家这些子弟未来会给夏国什么样的变化。
三个月的时间,师晏创法有成,不仅剑法更为完善完美,也借鉴修仙界的各种法术法阵,创出适合奇门《奇灵经》的各种法术、法阵,尤其是星辰法阵,更是独树一帜。
此外,借了供奉堂的资源,师晏重新锻造了许多星辰幡,补足了星辰万灵盘中周天星斗星点的欠缺,为此,师晏为供奉堂炼制里一些星辰法阵阵盘,以做交换。
这一日,师晏正在琢磨《奇灵经》筑基期功法,姬颖匆忙赶来,神色很是凝重。
“师晏,玄云宗长老妙真真人携弟子于芊芊,指名要见你。”
“哦?”师晏有些意外,“她们是因为什么事情而来?”
“这个她们没说,不过应该不会是什么好事。”姬颖不无担忧的道。
玄云宗和夏国的关系很微妙,夏国立国之初,曾得到玄云宗的支持,一直以来,玄云宗都是夏国第一宗门,但自从夏国成立供奉堂后,两者的关系就有些疏离。
但不可否认,玄云宗内,有许多弟子,都是夏国人。
“让她们过来吧,放心,都是熟人,就算玄云宗有什么动作,至少她们不会对我怎么样。”师晏随手掐算,却没算出什么来,当即笑道。
姬颖有些意外,供奉堂虽然能探查到一些玄云宗的消息,但也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