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的出现,让师晏严重怀疑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鬼,这明明是修仙者的世界好不好。
不过星云说自己的法宝的器灵,师晏也只能是信了,反正星云越强,他自身所能得到的好处,也越多。
有星云接手银、白两家,师晏顿时轻松下来,银霄他们要将自己一生修炼过的功法重演,需要时间,师晏可没闲工夫在这里盯着。
“西北有乱,不日要离开这都城,必须先将人盘奠定基础,以免有变。”
师晏盘坐塔顶,看着都城中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后,已经错落有致,隐隐符合八卦格局的都城,不由得满意点头。
看来姬颖等人并没有敷衍他,都城的改造,不仅是因为要以房屋构筑成法阵,更因为师晏要借此凝聚人气。
就任国师已经有段时间了,这些日子以来,师晏之所以一直没有凝聚人盘,不过是因为时机不到而已。
他到底是刚来到都城,哪怕如今他师晏国师之名已经传遍整个夏国,但认可他的人不多,哪怕是这都城之中,怕也有些人不以为然。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城的法阵聚集而来的天地灵气越发浓郁,且都城外八个方向对应八卦卦象的地方逐渐完善,但凡在都城中居住的人,都能深切的感受到都城这方天地的变化,且受益于这般变化。
感念师晏这国师的好的人,也越来越多,这点,可以从都城上空凝聚的灵气之中,浮现出来的那一抹彩色,便能看出来。
奇门没有传播信仰之说,也没有凝聚愿力的办法,但奇门收录的道门和佛门的典籍中,却有类似的记载,让师晏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
扬其名,立善行,施恩惠,众诵名,聚愿力,定信仰。
一步一步,师晏借供奉堂和夏国皇族、朝堂之手,已经完成了前面的三个步骤,甚至第四个步骤也已经有所成效,这些日子都城无数百姓念叨国师的好。
“虽然有些仓促,但也是时候了。”
师晏感受着都城内浓郁的灵气,民众百姓勃勃的生机,以及那一抹彩色的凝练,当即开口,借登天塔中枢核心之要,以遍布都城的法阵传音。
“我乃师晏,夏国首代国师,今我以国师之名,立下宏愿,愿我夏国百姓身体安康,安居乐业;愿我夏国之地灾祸不起,山河稳固;愿我夏国国祀延续无疆,腾飞冲霄。凡百姓之所愿,皆国师之所求,愿我夏国子民,自此自强不息,不受外敌欺辱,不受内贼霍乱……”
师晏的声音,透过法阵,直接响彻都城内外,但凡内外八门金锁大阵范围内的所有人,皆如同有人在耳旁说话,贯入脑海。
“这是……”
夏国皇宫,长公主姬颖正在和大臣商议师晏所编撰的官制、军制变革,忽然听到师晏的声音,顿时豁然起身。
都城之中,一个个供奉堂的供奉、修仙者等纷纷飞上屋顶,看向登天塔方向;无数百姓齐齐放下手头的活计,惊讶的听着师晏的声音,念及自师晏担任国师以来的好,一个个欢呼雀跃。
“国师所愿,便是我等夏国子民所愿啊。”
一个年迈的老先生在孙子的搀扶下走下病床,振臂高呼。
他本来病入膏肓,却因为师晏布下的大阵引来天地灵气滋养,病体得以康复。
“国师为民请愿,我等凡俗百姓何德何能,得国师庇护,诸位,不若随我朝国师一拜,以感激恩情。”大街上,一个本来穷困潦倒的秀才红光满面,大声疾呼。
师晏就任国师,都城内外风气为之大变,官员勤政不敢贪赃枉法,百姓之间不锱铢必较,有礼有节,且在皇族表率下,民众勤俭向上,可谓一日一变。
秀才的话,得到许多人认同,纷纷朝着登天塔躬身。
这些百姓的举动,不是唯一,很快四面八方,但凡感念师晏好的人,莫不心中默念国师之名,或乞求平安,或感恩还愿,或正己正心……
转眼间,都城近九层的百姓都自发默念师晏之名,念则信,信则愿,无数愿力自百姓心头诞生,透过天地灵气朝着登天塔汇集。
以此同时,皇宫地下,盘旋隐藏的龙脉猛地发出一声悦耳的龙吟之声,却是有感夏国国力恢复,百姓淳朴,龙脉得以复原,同样感念师晏对夏国做的贡献。
短时间内,天空灵气原来那一抹彩色得到大量的百姓愿力汇聚,化虹铺展,整个都城上空顿时变得五颜六色,将登天塔环绕,犹如登天之梯一般,聚向塔顶的师晏。
“感谢诸位信任,师晏不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