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开局怒斥金莲:拿来! > 第64章

第64章

再加上宋徽宗觉得收回4州以及宋金海上之盟,认为指日可以灭辽,需要庆祝,广征花石纲。

大批的花石纲一上路,本就脆弱的交通线路,常被花石纲堵塞,无法通行。

商品更卖不出去。

而在民间短短几年,无数人从富庶突然转变为贫困,心理落差之大,简直难以弥合。使得盗匪横行。进一步加重了民众的疾苦。

而苏州为最甚,苏州本是富庶之区,朝廷连番恶政导致百姓贫苦。

再加这里有地方上有一个朱勔,任威远节度使。

因父亲朱冲谄事蔡京、童贯,父子均得官。

当时宋徽宗垂意于奇花异石,朱勔奉迎上意,搜求浙中珍奇花石进献,并逐年增加。

政和年间,在苏州设置应奉局,摩费官钱,百计求索,勒取花石,用船从淮河、汴河运入京城,号称“花石纲”,为“六贼”之一。

此役连年不绝,百姓备遭困扰涂炭,中产之家全都破产,甚至卖子鬻女以供索取。

如果说源头是宋徽宗的个人爱好的话,那么将这爱好变成实实在在的坑国祸事的人,就是这朱勔了。甚至花石纲这词都是他创造出来的。

也是六贼中唯一个地方官吏,而且按六贼之说,其实高俅还排不进六贼,可见此人之危害。

史书上有记载的由他搜集进献奇石达到4600块,徽宗表彰他献石之功,封“磐固侯”,朱勔也因此被擢升为威远节度使,经略东南三郡。

朱家也一门显贵,并拥有卫队数千人。东南一带刺使、郡守多出于其门下,“颐指目摄,皆奔走听命”,时人目之“东南小朝廷”。人民不堪其苦。

朱勔计有田庄 10所,良田30万亩,岁收租课10万多石。“甲地名园,几半吴郡”,家中“服膳器用逼王食,而华致过之”。家里吃的用的各种东西都达到王爵的标准,华丽方面甚至更有过之。

朱勔利用献石对地方富豪进行敲诈,可能很多人很奇怪,献个石头怎么敲诈富豪?

比如朱勔运一块巨大的太湖石,然后说要单独修路,这路路过富豪的祖坟,宅院,强令拆除夷平,逼着要钱。或者阻塞交通,堵你门口,导致车辆人员不得进出,钱不给够不走!

而梁中书看中的地方就是这朱勔号称小朝廷,所占据天下最富庶的江浙一带。

菜园子张青和孙二娘,武艺比一般的山贼高出许多,再加上江湖上更是有名的恶盗,他们一举事立刻有一些人来响应,再加上梁中书的背后操作,守军降贼,于是轻易的攻取了歙州的一个县。

但是梁中书没想到的是,桐庐歙州的一个县被攻克之后,另一个人受到了鼓舞,觉得朝廷的兵马不过如此,于是起兵造反!

这人就是方腊!

方腊有一座漆园,造作局的官员常来强取木材,方腊虽心生怨恨却不敢发作。当时苏州一带因宋徽宗的宠臣朱勔搜求花石,百姓怨声载道。方腊趁百姓不满之机,暗中把贫困失业的人组织起来。

方腊以“诛杀朱勔”为口号,起义。因为朱勔在百姓心里实在太可恶了。故而百姓群起响应。

方腊三天时间就有数万人加入。于是方腊自称“圣公”建元永乐,设置官吏将帅,以头巾区别等级,从红巾往上分六等。

方腊的军队没有弓箭、盔甲,只以鬼神那些隐秘难测的事互相煽动,烧房舍,掠夺金帛子女,诱逼良民加入军队。

接连攻克青溪,睦州、歙州三州。

而梁中书以为十拿九稳的张青孙二娘,竟然也加入了方腊的队伍。

而且看这方腊势头强劲,梁中书颇为不安,来见童贯。

童贯却是大喜相迎!

“贤侄啊!没想到你手笔这么大!太好了!”

被童贯当头这么一说,梁中书也不好多说,想着走一步看一步吧。

方腊军又向南面攻克衢州,杀死郡守彭汝方。北面横扫新城、桐庐、富阳各县,进逼杭州。

杭州郡守弃城逃走,义军占领杭州,杀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放火烧城六天,死者不计其数。

《宋史》:腊之起,破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所掠妇女自贼峒逃出,裸而缢于林中者,由汤岩、椔岭八十五里间,九村山谷相望。

《宋史》记载方腊起义,破六州52县,杀害平民200万,被劫掠的女子不堪受辱逃出来后,裸着上吊死的遍及九座村庄及山谷,连绵八十五里随处可见。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