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开局怒斥金莲:拿来! > 第106章

第106章

武大郎点点头递上宋江的书信。

潘金莲一看也皱起眉来了,说道:“我懂你为什么犯难了?”

武大郎倒是觉得有趣,反问道:“夫人说说,我为什么犯难?”

潘金莲说道:“此人深谙人心,知道如何去利用别人去达成自己的目的。再严密的机制也架不住有心钻营的人。要是接纳了他,只怕他又会弄出一番事情来。”

武大郎笑一笑,点头道:“这的确是个棘手的人。”

潘金莲笑道:“要是光是会搞事情,夫君也不惧他,毕竟两院裁定的制度出来以后,会搞事和爱搞事的人只怕也不少。”

武大郎呵呵一笑说道:“是,两院制度的本质,其实是用通过吵架来降低战争的发生。通过互相之间选票的结盟,取代军事结盟。在互相的斗争和博弈中,形成彼此妥协,实现团结共荣。这会培养出一批爱搞事的人。”

潘金莲先是点头,然后又皱眉道:“虽然眼下接纳他和梁山的话,山东之地唾手可得,但是毕竟之前他劫掠北仓,造成数万军民的死伤。遇害的人总有一些亲戚朋友目前定居大同府。就算你不计较了,他们也会记着这笔债的。”

武大郎叹口气道:“正是!所以难啊!”

潘金莲轻锤他一下,说道:“不信还能难住你?不接受他的投诚,要灭他也是易如反掌。北军目前的实力,可不是他们一群乌合之众能比的。只是忌惮发起灭宋战争的话,怕完颜阿骨达趁机进犯。”

武大郎叹气道:“一是怕金国趁虚而入,二是想这刀兵之事能免则免。”

潘金莲笑着叹气道:“如果夫君坚信自己建立的制度和体制是更优秀的,那么这就不是该免的刀兵,而是必须要下的刀。大宋的积弊,既在朝堂,也在民间。只怕两者都是非切不可!”

武大郎一听沉吟良久,终于下定决心,不接受宋江的投降,并且准备发兵攻宋!

从目前北军的态势上看,抽调防御金兵的部队明显不合适。那么只能是以卢俊义率领的第5旗兵部队以及燕云突骑,作为主攻,同时让栾廷玉第6旗兵和高广昌的第7旗兵,一同展开攻势!

宋历靖康二年1月。

卢俊义部出西宁府,燕云突骑昼夜行军,奇袭郑州,泰州,兵临京兆府(今西安)。

高广昌部和栾廷玉部出太原府,破汾州,相州,邢州从北向南攻击,威胁东京汴梁。

但是一路势如破竹的卢俊义在京兆府却遇到了麻烦。

京兆府守将钟师道本是之前童贯征伐西夏的猛将,之后镇守京兆府,作为整个宋廷对西面的防御体系的核心。

钟师道上任之后,厉兵秣马只等朝廷下令进攻西夏。不过没等来朝廷进攻西夏的命令,却遇见卢俊义的进攻。

钟师道一心做一个名垂史册的忠臣良将,因此京兆府的防御设施一应俱全。部队更是齐装满员,日夜操练。

再加上郑州泰州失守,卢俊义的奇袭已经被发现了。对于京兆府来说,已经没有什么突然性了。

自接到消息,北军自立之后,钟师道上书朝廷请战没批,于是更是加强京兆府的防御。

因为一路而来,卢俊义都是奇袭,骤然遇见防守严密的京兆府,奇袭无果。而大型攻城器械和西宁府的步兵主力,都还一时到不了阵前。于是卢俊义部便被挡在京兆府。

而高广昌和栾廷玉南征也不顺利。

宗泽率军紧逼武胜,大有掐断北军补给的意图,使得栾廷玉部不得不停下与其周旋。

而高广昌虽然来到了东京汴梁,此时负责汴梁防御的却是北宋名将,张叔夜!

东京汴梁的城防可是说整个宋朝最坚固的城防工事。

虽然局势上看,武大郎的两路攻宋的部队都遭遇了挫折,进展不顺,陷入僵局。

但是大宋朝廷却是出现另一种情况。

首先是文官集团以丞相耿南仲为首,主张求和以及南迁。

其次宿太尉为首的武官体系在对战局的判断上也有分歧。宿元景认为从北面来的敌军一定是敌军主力,要求钟师道放弃京兆府,率军支援汴梁。

而钟师道认为卢俊义这一路从西而来的敌军才是主力,固守京兆府防止汴梁遭遇两面夹击才是上策。

而与宿太尉闹矛盾的不只钟师道,还有宗泽,宿太尉要求宗泽进攻邢州,截断北军粮草。但是宗泽觉得不宜硬拼,目前能逼迫栾廷玉部防守补给线,已经是眼下最佳的局面。

而宋钦宗觉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