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虽然还不具备攻破辽阳府,收复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能力,那么建立海军起码切断金兵从海上来的进攻道路,是当务之急!
但是又一个难题随即摆在面前,欲治军,先择将。
这海军将领从何而来?
毕竟武大郎记忆中的两宋名将大多都是陆战为主。于是不得已,武大郎翻开大同学府最近的工科考核。发现了二个人似乎可用分别是虞允文和魏胜。
为了保险起见,武大郎除了他们俩外又挑选了30人,带到蓟州进行综合考核。
比试游泳啊,格斗啊,驾驶帆船啊等等项目。
最后综合成绩前5名,每人配3条小船各10名士兵,弓弩武器都换上软头的,打在身上会有一个墨迹。
在渤海湾进行混战测试。
武大郎觉得海况,风向,洋流,敌情,我情,而且还有策略,战术等等,是需要综合一起来衡量未来的海军提督。
但是一开赛,有一队居然脱离其他队往外海划去!
其他四队开始捉对厮杀,虞允文和魏胜两人的队伍果然在捉对厮杀中胜出。
但是此刻,魏胜忽然喊话道:“允文!如果你我两队拼个你死我活的话,不是便宜了之前跑掉的那一队?他要回来,我们都打不过的!”
虞允文回道:“那我们两队联手先去解决了他!再来分个胜负如何?”
魏胜笑道:“我正有此意。”
而武大郎在岸上和其他官员,正用望远镜看海上的变化。对于他们俩人能胜出,倒是不意外。但是最后鹿死谁手还不好说啊。
于是他们两队合兵一处也往比较远一些海域驶去,紧追最先跑来外海的这一队。
武大郎问道:“跑远的那是谁的队伍?”
“耶律斜珍。”
武大郎这望远镜目前还看不了很远,只隐约见到他们两队在追着那一队。但是那一队的船极快,简直怀疑他们用的不是同一款小艇。
因为看的不太清楚,武大郎索性喝起茶来。
过了一会,船队纷纷回来了。
只见耶律斜珍的船队走在最前面,然后船上绑着虞允文和魏胜,他们俩全身湿透,冻的上下牙直打架。
而后面另外两队的6条小船,船员也大多是掉落过水中的。
耶律斜珍高举双臂庆祝着胜利。
等他们上岸,武大郎急忙吩咐人给他们弄热水洗洗,以及弄姜汤来喝。
等众人都暖和过来,换好衣服了,武大郎摆上酒宴给他们犒劳。
武大郎实在没想到,之前看综合成绩几乎是最初挑选的30人里,成绩比较靠后的耶律斜珍居然能以一敌二取得胜利。
于是武大郎开口问道:“刚才战斗的状况我看的不是很清楚,你们说说啊,都怎么个过程。”
耶律斜珍走上前说道:“有纸吗?说不清楚我得画出来给您瞧!”
武大郎命人取来一面屏风,上面固定好一张大纸。
耶律斜珍立刻画出了一个海湾交战区域的草图来!
武大郎觉得甚为新奇,毕竟制图其实是另外一门学问,需要专门的学习才能掌握。但是耶律斜珍居然画的和武大郎之前看过的这里海湾的图差不多。
接着耶律斜珍又在空旷的象征着海的区域,画出几道,还带着箭头,然后解释道:“这里是我们的交战区域,我这里画的是这里附近的几股海流。然后风是往这个方向刮的!”
而且海流还画的有粗有细。
武大郎不禁离开座位走上前,靠近些观看。
耶律斜珍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我起初开去外海并非逃跑或者想要收渔翁之利,而是……我误以为我们应该就是在外海交战。
于是我过去,让士兵以绳试海流。这图上粗线是海流强劲的,细线是表示海流较弱的。”
武大郎一面点头一面认真听,此时其他人都纷纷离开座位上前观看。
耶律斜珍继续说道:“然后我见他们两队编队而来。不过……”
武大郎见他面露难色说道:“直说!直说!”
耶律斜珍提起笔画出了当时虞允文和魏胜两队船的位置,说道:“这是他们的船,他们的阵型说实话,不过是步兵或者骑兵的阵型。但是在海上这么来,我觉得完全就是找死!”
此话一出身后一些悉悉索索的抗议之声。
武大郎回身用严厉的眼神看向他们,众人都纷纷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