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堂的祭坛前,文武百官已经恭候多时,段忘容也站在队伍里。
王皇后轻轻拉起她的手,温声安慰:“虽然已经错过了时辰,不过魏王吉人自有天相 ,想必定能平安无事地出现在司礼堂,王妃不必太过担忧。”
段忘容面无波澜:“谢皇后娘娘关心。”
“本宫知王妃乃枪神之后,想亲自前去营救,只是魏王此行有羽林军护送,王妃若是去了,反倒不合适。”王皇后语气平缓却又不失威严,“王妃切记,嫁给了魏王,便成了大凉的媳妇,但你身份特殊,一言一行不仅代表魏王,更代表着义宁,这种时候,最佳的办法便是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段忘容这会儿没有吭声,而是冷漠地收回了手。
就像什么都没发生,王皇后脸上依然是得体的笑容。
段忘容抬眸望向前方,天兴帝坐在祭坛一侧的金銮下,神色颇为平静,师长夷身形清瘦,站在百官最前列,脸上也看不出什么表情,反倒是看似与子书珩最不相关的海迟庸完全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段忘容刚刚已经从王皇后这得知了子书珩在长宁街遇刺的消息,想要立刻赶去长宁街保护他,可前来参加魏王加冠仪式的百官没有一人离开,她又怎能贸然离席?
她害怕再也见不到子书珩,可她现在能做的,似乎也只有相信他。
时间渐渐地流逝,烈日爬升到头顶,放肆地烘烤着大地。
官员们站得甚是疲惫,年老的甚至出现了中暑的迹象,被太监搀扶着离开。
段忘容心急如焚,听见有人小声议论。
“这么久还没来,怕是凶多吉少啊!”
“不至于,丞相大人还在这里呢,若是真有个三长两短,丞相定然是第一个赶过去的。”
“若真有个三长两短,平阳王恐怕也会被追责吧。”
“呵,那就得看陛下是怎么想的了。”
段忘容心慌难耐,事实证明她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般强大,她在很多事情上都能保持镇静,或许并非她有多么的沉着,而是因为她根本不够在意——子书珩让她看清了自己的内心,她已经尝试过了,在子书珩身上,她无法顾全大局。
王皇后那番话表面上是劝她莫要冲动,实际上未尝不是一种怂恿。
即便天兴帝可能抓着她的冒失举动不放,甚至上纲上线治她的罪,借机向义宁发兵,哪怕是背上任情恣性有辱身份的骂名——
即便如此。
她也决定亲自赶过去。
此情此景,她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若是子书珩有个三长两短,她注定会后悔一生。
就在转身的一霎那,她听见太监喊:“魏——王——驾——到——”
段忘容心弦猛地一颤。
紧接着,她远远望见子书珩脚踏红毯,步伐缓慢而沉重地走上了祭坛。
他受伤了,石青色龙袍染上了血污,左肩头与腕部格外浓重。
但他在第一时间看向了自己的王妃,并漾开唇角,露出一抹安然的笑。
段忘容热泪盈眶,心酸不已。
被无数双眼睛盯着,子书珩的目光没有在她身上多做逗留,收回后,他俯身跪地:“微臣拜见陛下。”
天兴帝站起身,上前扶他起来,语气听不出是关心还是讥讽:“皇叔受了这么重的伤,理应先去见太医啊,何必匆忙赶来?”
血衣和秦知微已经为其疗过伤,后来他们发现箭矢上果然淬有剧毒,然而子书珩体内的本命守宫出自西域毒帝之手,他如今已是百毒不侵之体。
子书珩面色苍白,声音沙哑:“臣岂能让陛下与百官等。”
“皇叔死里逃生,已是我大凉之幸。”天兴帝说,“今日到底是何人意图置皇叔于死地,直接交由刑部去调查。”他望向站在队列里的刑部尚书,“张大人,你得对皇叔有个交代啊!”
刑部尚书附手道:“臣,定当竭尽所能,给王爷一份满意的答案。”
子书珩唇边掠过一丝冷笑:“那便有劳张大人了。”
“皇叔本就体弱,如今又身受重伤,快些行完冠礼,也好早些回去医治。”天兴帝转身,坐回金銮里。
“在此之前,臣还有一事,望陛下明见。”
天兴帝象是有些意外:“哦?不知是什么事,非要现在说么?”
“臣以监军处指挥使之职,弹劾平阳王犯渎职罪,羽林军乃护卫天子的都军,如今兴师动众,竟连埋伏在长宁街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