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舟载着三人一狗在浊浪中沉沉浮浮前进。
马宝兴全神贯注,尽力掌控小舟。舟小浪滚,哪怕一个小浪拍来,处理不好,便是舟倾人亡,每次过河,不能说是在鬼门关上走一遭,但那个风
险真是大。到了河中央,暗流汹涌,旋涡拉扯,小舟前进更难。
不待吩咐,程望移身舟前,八叉站稳,利用自身体重,控制舟体颠覆平衡。
今日看似无风无浪,但小舟载三人,一个程望便比剩下二人还重,赖皮狗还好,轻一点,还有不轻的行裹,实际已经超载,增加不少风险。
这些,程希自然不懂。看着岸边父亲和众人逐渐模糊,离别心绪跃然而出,对前途的希望和茫然,各种情绪纷踏而至!
在马宝兴和程望共同掌控下,小舟有惊无险来到对岸,靠岸。
众人上岸后,马宝兴把小舟绳子系好在岸边一个木桩上,然后指着那条羊肠小道,道:“这便是去镇上的唯一道路。”
小道极其荒凉难走。马宝兴不知道有沒有其他捷径,但整个部落里的人一年出入镇上怕都到不了十人次,谁有哪个心思去再探一条更好走的路?
几人收拾好行裹,朝对岸再次挥手作别,然后踏路而去。
赖皮狗发挥老猎狗本性,窜前一步,前去探路。
程望咧嘴一笑,看来带上赖皮狗也不全无好处。起码这原本前头探路的事可得由他来做。
这次,他们带了不少动物皮毛,和一些晒干的珍贵药材,这些东西是要在镇上给折扺给银两,准备当做程希入学费用的。
林林总总,两大包裹,约有二百斤以上重。
程望轻轻松松的左右双肩各挎一个。手中还持有一根茶籽树木棒。木棒手腕粗细,一人长短,经程平水煮日晒过,不变形又结实,可作防身用。在部落里他其实一直使用一把石斧,一甩而出,百米内各种猎物几乎百发百中。
但这次走出部落,是要上齐阳县城的,多少得顾形象,所以程平便为他准备了这根木棒。其实,程平还给他准备了一把匕首。
这应该是部落里唯一的铁器,
仍是程平当年求学时一位执教所赠送的。
眼下,程望背双裹,持木棒左右轻扫,驱赶虫蛇,紧跟赖皮狗。后头是程希,最后面是马宝兴。他无奈一笑,这个带路原本是他的事,现在倒被轻易抢走了。
不过,这样也挺好。
三人一狗,就这么走走停停,大部分都是赖皮狗在前,有时走叉了,马宝兴便到最前面带一段,便又回到最后面。
道路极其难走,程望背负最重,一样步履轻松,脸不红,气不喘。
程希虽然是比不上程望,不过走这山路,他还能应对。
马宝兴更不用说了,虽是四十好几的人,身体不再颠峰,比不得年轻人,但他经验最丰富,懂的合理利用体能,走的也轻松。
到夕阳快落下山头时,几人站在一座山半山腰,马宝兴手指前方,道:“前面再翻过两座山,便是平地,再走一小段路便是镇上了。”
程希估了估时间路程,这时要到镇上还得走几个时辰,怕得摸黑前行了。
马宝兴又道:“咱们晚上不入镇。翻过这山,山脚下有个部落里搭建的草屋。专给部落里人进出镇上落脚用的。”眼见程希不解,便解释道:“这个时候再赶路,天黑入镇也办不了事。镇上吃住费用不低,没这个必要。还不如在草屋落脚,明日起大早去镇上,可以到旁晚再出镇,又回草屋过夜。这样,基本上可以在镇上待一个白天,有什么事都有充足时间去办,不用过夜,能够节省费用。”
程希点头明白。贫穷压制了人想象,但也激发人,这确实是个对时间合理利用和节省费用的最好平衡方式,小小举策,暗藏大智慧!
果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到达草屋时正刚好天黑,显然,从早上出门时便预估了时间,才能这么刚好。
草屋里头置有干柴,马宝兴吩咐程望置柴起火,他自己则周围绕了一圈回来,程希问道:“马大舅,这里不安全吗?”
马宝兴道:“说过几次,别这么叫,叫马叔也行,要不就随大伙儿尊重点,叫族长。”便宜大舅可不好当。
程希点点头,他说他的,自己该什么称呼就什么称呼,这一声大舅得来的好处可不少,叫着一点也不亏。
回到刚才问题,马宝兴道:“这里离镇上不远了,应该是无甚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