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
闻言之下,他实在是有点“哭笑不得”。
怎么又绕回到“生孩子”这个问题上了?
“生孩子”嘛,他确实不太着急,不过也不用过分担心。
因为他确信自已还没相认的那些家人,是肯定不会对小姑娘有什么意见的。
再说了,即便是他们再有意见,事实上也是根本影响不了他的。
几十年的分离和隔阅,可不是说“消除”就能“消除”得了的。
甚至和小姑娘相比较起来,他对他们的感情更“淡”。
所以他们要是真对小姑娘有什么太大“意见”的话,他甚至是宁愿不认他们的。
或者即便相认了,他也可以带着小姑娘离他们远一点点。。
反正,他又不是没有这个实力,是不是?
当然了,这只是可能出现的最坏的一种“情况”而已。基本上是不可能会出现的。
因为根据“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就是,他的这些家人们还是挺好的。家庭和睦,与人为善,就是经济条件差了一点点
而已。
比如是,他们一家五口人,至今还住着那一套几十年前的集资房里
房子面积倒是不算太小,总共有一百二十平左右,是一个三房两厅的设计。
不过毕竟是年份太久了,再加上是集资房,里面的设施、设备都是已经比较破旧的,所以住起来已经是不太舒服了
的。
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位处于老县城的中心位置吧。虽然和日新月异的新城区是没办法相比的,不过生活起来
少还算便利。
当然,原本林远的大姐林芬出嫁之后,是曾经搬出过这套旧房子的,不过后来却因为他们的母亲张石梅患病,父亲
林则涛的年事也高了,所以林芬就又搬回来了。
而且,这一次搬回来,她是带着自己的文夫朱四海和儿子朱又明一起搬回来的。
因为二老现在是需要人照顾了嘛,而他们的小弟林远又已经是历经了近四十年的寻找都始终没有找到。
所以,尽管他们至今仍然没有放弃最后的“努"力”但事实上,心里其实早已经是不抱什么“希望”了,也就开始
做永远找不到小弟林远的打算了。
也就是,他们打算亲自赠养林则涛、张石梅二老终老。
而既然是要赠养二老终老的话,必不可少的就是先住到一起。
在这方面,朱四海因为家庭条件一般,而且作为农村人嘛,在乡下自已的宅基地上建房子可比在县城买房更重要,
所以他们在县城是没有家的。
偏偏,二老年事已高,各种各样的病痛是挺多的,甚至是几乎月月离不开医院。所以最后是没有办法之下,他们朱
家一家三口人才住进了那套集资房里的。
因为这一点,朱四海的心里一开始时还有点“小疙瘩”的呢。因为,这看起来,岂不像是变成了他“上门”了?
不过,最近的一段时间里,他倒是再没有这样的想法了。
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唯一的儿子朱又明是准备结婚了。而女方对他们家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在县城里有房子!
倒不是说一定要去如今寸土寸金的新城区买房,老城区也是能够接受的。因为,只有县城里面有房子,他们将来的
孩子,下一辈才有机会在城里上学,接受比较好的教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