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鸣拿着惊蛰,小心翼翼往前摸,很快就接近了那东西。
厚重深沉的呼吸声似乎就贴在他的耳边,他把惊垫缓缓举起来,就看到了一张闭着眼睛的马脸!
那张脸超级大,一颗头几乎都有一个人那么高了!
脸光秀秃的,没有毛,反而密密麻麻的全~是青色的鳞片!
青色鳞片在惊蛰湛蓝色光线的照耀下,煜煜生辉,反射出一阵令人压抑的色彩!
很显然,这东西并不是马!
轻手轻脚跟上来的乔二看到这一幕后,一下瘫坐在了地上。
颤抖着指着那张脸,长大了嘴巴迟迟说不出话来。
苏鸣拿着惊蛰继续照耀,就看到那颗巨大的马脸鼻腔附近,有两根黑色的长须套拉在地上。
再往上看去,满是青色鳞片的头颅上面,还长了一对鹿角!
直播间里的观众们看到这幅画面,全网目瞪口呆,过了许久弹幕才逐渐刷动
“我的妈呀,这是..龙!”
“一条活生生的龙!”
“怎么可能!世界上真的有龙?”
“龙这种生物难道不是古代人想象出来的?”
“兄弟们,你们听没听说过营口坠龙事件?3
“1934年的那场?33
“对就是1934年,我也听说过!3”
“什么坠龙?你们倒是说出来让我们也听听啊!
“就是就是,1934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1934年的夏天,营口阴雨连绵,持续下了40多天的大雨,辽河水暴涨,辽河北岸的芦苇塘变成了一片王阳,鱼虾
漂浮在水面上,空气中飘散着一股强烈的腥臭味道。”
“大雨过后,当时生活在辽河北岸的人们都能闻到苇塘内的腐臭气味,但却始终搞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
“一天,一个看管苇塘的人顺着味道走去,在他扒开芦苇时,惊奇地发现在芦苇塘中竟然有一巨大怪物的户骸。
“骸骨很像龙的户骸,长约10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长约1米余,脊骨共29节。”
“实际上,这个怪物曾经在营口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距离入海口20公里处。
“当时很多人在田庄台上游发现一条“活龙”,于是赶到那里。”
“这条“龙”方头方脑,眼睛很大,还一胶一的,而身体为灰白色,弯曲着伏在地上,尾巴卷起来,腹部处有两
个爪子伸着,而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感觉这条“龙”有气无力,眼半静半闭,再加上眼睛有些发红。”
“当时,老百姓认为天降巨龙是吉祥之物,为了使困龙尽快上天,人们有的用苇席给怪兽塔凉棚,有的挑水往怪兽
身上浇,为的是避免怪物身体发干。”
“据说,人们都非常积极,即便是平日里比较懒赖情的人也都纷纷去挑水、浇水。
“而在寺庙里许多百姓、僧侣每天都要为其作法、超度,此举一直持续到又一次的暴雨,这次下了很长时间的大
雨,下完雨之后,这条“龙”就不见了。”
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难闻的户骸,正是看管苇塘的人看到的那一幕。”
“那据说在发现“龙”骨之前,曾有不少当地人看到这条龙在营口的天空升降,弄翻三只小船,卷坏工厂房子,九人
死亡,掀翻停在车站的火车。在水中折腾一段时间之后,钻进芦苇丛就消失了。
“直到8月8日,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发现一具与传说中的龙特征一致的尸体,味远飘,有双角
且是鹿角那样的权角,这在动物界罕见,鳞片装了两大筐,死亡前声音如牛叫。”
“科普组,科普组快出来,他们讲的是不是真的?”
“科普组:不可能,龙不可能存在的,咱们华夏的蟠龙象形,只不过是一种图腾而已,融化马脸,鹿角,鱼鳞,蛇
身,鹰爪,拼而成。”
“那他们刚刚讲的营口坠龙事件怎么解释,那么多人都目击了,还拍了照片,网上都能搜索到。
“科普组:当时报道两次坠龙的媒体都是《衰京时报》,时间大概在1934年左右3”
“《衰京时报》是一家在华开设的日媒,这两次所谓坠龙报道的意图就非常可疑
“众所周知,“龙”是中华文明几千年以来的图腾,龙基本上就象征着华夏。”
“坠龙”意味着华夏这个五千年古国“坠落”了,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