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0年咸阳武安君府
今年咸阳的冬天格外的寒冷,黑压压的乌云遮天蔽日了许久,鹅毛大雪终于在午后的时候下了起来。
常棣拢了拢身上的绨袍,搓了搓手,继续拿着扫帚扫着武安君府前的积雪。今儿这雪下得极大,每隔一个时辰就要扫一次雪,否则再扫就费事了。
自秦国战神白起被赐死,已经过去了数年。卸下牌匾的武安君府只是普通的白府,可左邻右舍依然习惯称这里为武安君府。
武安君府位于秦王宫的西南方向,这里继任的主人,白起的儿子白仲,早些年前就搬离了这里,远离了咸阳的是非。在现任秦王即位后,这位年轻的秦王念白起劳苦功高,便把太原分封给了白仲。本来居于别院的白仲带着白氏宗族迁往太原,现在也算是有了一片栖身之地。
只是武安君白起被葬在了咸阳城东郊,白仲在父亲武安君的忌辰,也就是每年入冬时节,都会返回咸阳来祭扫。在祭扫的前后,便会回到武安君府暂歇数日。
而今年,这一歇,就一直歇到了深冬。
常棣忧虑地揉了揉冻僵的脸,这种寒冷的天气,他这个健康的人都觉得难熬,更别提打小身体就虚弱的白仲了。他前几年的时候就劝过自家少爷,隔几年再回一次咸阳,又或者选个黄道吉日,把武安君的墓迁到太原去算了。可自家少爷依然一意孤行,像是铁了心的折腾着,恨不得早一点去见他爹。
武安君府的侧门吱呀一声被人从里面推开,走出一个身穿宝蓝色长袍的青年。他的领口和袖口都缀有火红色的狐裘,更衬得他脸白如玉。他看起来也就是弱冠之年,一举手一投足都有着世家子弟的风范,只是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眸看过来时,会让人无端端地升起一股寒意,倒是让许多人少了结交之心。
常棣对这年轻人却格外的热情,停下手中的扫帚,熟络地打着招呼道:“高先生,这天气还要出门啊?”
年轻的高先生冷淡地点了点头,算作回答,径自迈步朝巷子外走去。
常棣也不觉得被怠慢了,这位高先生平日里就是如此,若不是他炼出来的丹药吊着少爷的命,白仲恐怕早就撒手人寰了。只是这高先生每天傍晚都要出去一阵,据说是去西南方向的那块山头驻足一个时辰,风雨无阻。常棣前些日子也曾经好奇,偷偷跟过去一次,发现这高先生真的是站在山头那棵大树下一动不动,凝望着远方。
也不知道是在等着谁……
目送着高先生转过巷子,常棣呵了呵手,继续拿着扫帚扫着雪。天这么冷,一会儿要给少爷加点炭去。
武安君府建在咸阳不是很繁华的地带,再往西南方向走,有一处杳无人烟的山林。冬日时节,倒是有些邻近的百姓会进山砍柴,但此时已经接近傍晚,乌云细细密密地遮盖着天空,黑暗的山林间更是寂静无声。
赵高拢着双手,迎着风雪,缓缓地爬上了山坡。听着脚下踩着积雪吱嘎吱嘎的声音,有种踽踽独行的苍茫感。
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在脸上,冰凉刺骨。赵高不由得一阵失神。
想来这种程度的大雪,也一片都沾不到师父的身吧?哦,不,说起来,他只是一厢情愿地称呼太史令大人为师父,对方可并没有正式收他为徒。
也是,他一个血煞凶星,谁也不会愿意跟他有任何关系。
赵高的手心里,攥着那枚带着沁色的血牙璋。他离开赵国已经五年了,关于赵国的消息,断断续续地也听到了不少。
嫦姬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赵国王后。
赵王偃任人唯亲,重用郭开,排除异己,没多久就掌控了朝堂。
嫦姬小动作不断,终于被她找到了一处纰漏,陷害了公子嘉。赵王偃宣称公子嘉失德,剥夺了他的继承权,公子迁成为太子,郭开为太傅。
赵高想到这里,唇角漾开一抹讽刺的微笑。
嫦姬的欲望能止步于王后的位置吗?
她除将军、杀王后、废太子,一路心狠手辣,难道不会发觉接下来挡在她面前的,就是只有王位上的赵王偃了吗?
赵王丹的下场,犹在眼前。
每晚搂着这样一个蛇蝎心肠的女子入睡,他那个愚蠢的父亲就不觉得脖颈发凉吗?
赵高嗤笑了一声,抹去了脸颊旁化成水滴的落雪。
兄长送他离开赵国也好,若真是这样亲眼看着,他指不定会做出什么难以预料的事情,把整个赵国都毁了也是有可能的。
至于被废黜的兄长,据说已经离开了赵王宫,甚至离开了邯郸,去了北方燕赵交界之地。赵高相信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