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怀书沉默片刻,轻声道:“感情之事最是难以捉摸,你既已心仪太傅大人,便应知晓此路不易。太傅大人性情清冷,且身份尊贵,你若是想接近他,怕是难上加难。”
王毋荷闻言,眼眶微红,“我自然知晓其中艰难,可我就是放不下。哪怕只是远远地看着他,我也心满意足了。”
姜怀书心中叹了口气,她理解王毋荷的苦楚,却又无能为力。她轻拍了拍王毋荷的手背,安慰道:“你且莫要太过伤心,或许事情会有转机也未可知。只是,你须得记住,莫要让自己陷得太深,免得到时难以自拔。”
王毋荷点了点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我知道了,谢谢你怀书。”
两人又说了些体己话,直到天色渐晚,姜怀书才告辞离开。
转眼间,春闱考试的日子来临。姜怀礼一大早便去了考场,姜怀书则在家中焦急地等待。她知道,这次考试对姜怀礼来说至关重要,若能高中,不仅能光宗耀祖,也能为他自己赢得一个更好的前程。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而煎熬,姜怀书在房中来回踱步,心中七上八下。直到夕阳西下,才听到纳珠传来消息说是已经结束了。
姜怀书压下心中的激动,姜怀礼住在迎春酒楼,大盛有宵禁,她不能外出,只能等明日一早去问他情况。
次日一早,姜怀书便带着纳珠去了迎春酒楼。
见到姜怀礼连忙迎了上去,关切地问道:“考得如何?”
“题目虽难,但我已尽力而为。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无愧于心。”
姜怀书闻言,心中稍感宽慰。她知道,姜怀礼一直是个有抱负、有志气的人,只要他能全力以赴,便不会留下遗憾。
接下来的日子里,姜怀书和姜怀礼都在焦急地等待放榜的消息。
终于,放榜的日子来临。姜怀书陪着姜怀礼来到榜前,只见榜上密密麻麻地写着中榜之人的名字。两人紧张地搜寻着,终于,在二甲的位置上找到了姜怀礼的名字。
姜怀书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紧紧地握住姜怀礼的手,“怀礼,你中了!你中了!”
姜怀礼也激动不已,他望着姐姐,眼中满是感激,“多亏姐姐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若没有你,我也不可能有今日。”
姜怀礼高中,便也能留在盛京,这对姜怀书来说是好事。
转眼间,已到了三月低,终于迎来了姜怀书的婚事。
大婚
大婚之日,姜府内外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晨光初破,姜怀书身着大红嫁衣,头戴凤冠霞帔,端坐在闺房之中,红唇轻抿。
司仪向四方宾客作揖。
司仪的声音洪亮而庄重,回荡在姜府的正厅之中,“今日乃我姜府大喜之日,承蒙各位亲朋好友、世家贵族莅临,共襄盛举,今日婚典,二位新人,将承祖制,续华章,着华服,行正礼。”
宾客们纷纷起身回礼。
礼记有云,昏礼着,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者。今,良辰吉时已至,礼请新婿登华堂。
谢澜庭从外面进来,向众人作揖。
众人纷纷回礼。
纳珠与一众丫鬟忙前忙后,为姜怀书整理着衣饰,纳珠与一众丫鬟忙前忙后,为姜怀书整理着衣饰,而后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正厅。
她跪在姜老太太面前,最后一次聆听祖母的教诲:“怀书,记住,嫁为人妇后,更要持家有道,温婉贤淑,方能赢得夫家的尊重与爱戴。”
姜怀书恭恭敬敬的磕头道:“孙女谨记祖母教诲。”
姜玄与李氏端坐高位,接受姜怀书的跪拜。
“女儿拜别父亲,母亲。”
“怀书,到了夫家要与夫君琴瑟和鸣,绵延子嗣。”李氏象征性的提点几句。
姜玄身着华贵的官服,面带慈爱之色,立于主位之侧,目光不时温柔地投向即将出嫁的姜怀书。
“吉时已到,请新娘上轿!”司仪高声宣布,随即两名喜娘走上前来,一左一右搀扶着姜怀书,缓缓步出正厅,向停在门外的花轿行去。
到了府门,谢澜庭早已身着华贵的新郎服,骑在高头大马上,英姿飒爽,眼神中满是期待与温柔。他见姜怀书出来,立刻下马,亲手接过她,小心翼翼地扶上花轿。
花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四周缠绕着红绸与鲜花,显得格外喜庆。姜怀书在喜娘的搀扶下,轻轻踏入轿内,轿帘缓缓落下,将她与外界隔绝开来。
随着一阵喜庆的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