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深宫嫡后 > 第43章 诏书

第43章 诏书

,此时的皇帝,或许真的意识到自己曾经对不住过这个女孩吧……

皇帝的身体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生命力,他疲惫地靠在龙床上,目光迷离。

皇后静静地坐在床边,泪水不断滑落,她紧紧握住皇帝的手,感受着他微弱的脉搏,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

皇帝似乎耗尽了最后的力气,他已经等不到见齐越扬的最后一面了。

皇帝的目光慢慢转向皇后,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左手和皇后十指紧扣,然后缓缓闭上了眼睛,停止了呼吸。

皇后看着皇帝的面容,泪水再次涌出眼眶,她轻轻抚摸着皇帝的脸庞,低声呼唤着:“赟郎……赟郎……”

然而,皇帝再也听不到她的声音,也无法回应她的呼唤。

整个宫殿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皇后的哭声在空气中回荡。

她伏在床上,放声大哭,将压抑已久的悲伤尽情释放出来。

这时,外面传来了一阵钟声,沉重而悠扬。这是丧钟,宣告着皇帝的离去。

钟声一声声敲响,共计四十九响,每一声都像是敲在了人们的心上,让人感到无比沉重。

“皇上驾崩——”

宦官们的呼喊声在宫中回荡,他们的声音带着深深的悲痛和哀伤,让整个宫廷笼罩在一片肃穆的氛围之中。

齐越扬日夜兼程,终于在皇帝驾崩的第二天赶了回来。

“父皇!”

他脱去头上的盔甲,飞奔着跑了进来,却只能看见停在大殿正中央的一副棺椁。

皇后一身孝服,跪在棺椁前,眼泪无声落了一脸。

齐越扬脚步虚浮,走到灵堂前,跪在蒲团上,重重磕了一个响头。

“父皇,儿臣不孝,未能赶来见您最后一面!”

齐越扬眼中含泪,充满愧疚。

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棺椁,仿佛还能感受到父亲的温度。

回忆涌上心头,小时候,他总是骑在父亲的肩膀上,欢笑和快乐充斥着整个宫廷。

而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扬儿……”

皇后轻轻地唤道,她站起身来,扶起了齐越扬。

“母后,儿臣回来了。”

齐越扬的声音有些沙哑,他看向皇后,眼中满是哀伤。

皇后轻轻拍了拍他的手,安慰道:“好孩子,你已经尽力了。”

齐越扬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身子。

“儿臣一定会好好照顾母后,守护好这个国家。”

他坚定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决心。

皇后欣慰地点点头,泪水再次涌出眼眶。

在这一刻,他们共同面对着失去亲人的悲痛,但也肩负起了责任与使命。

皇帝的葬礼办的非常隆重,下葬那日,七十二人将棺椁抬出东华门,此时皇室官府倾巢而出,走在棺椁最前面的是六十四位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

接着是皇帝的卤薄仪仗队,约有一千六百人,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浩浩荡荡,十分威风,抬棺木的杠夫,身穿孝服,每班有一百二十八日人,分三班轮流抬送。

皇帝葬入了皇陵,谥号“仁成”。

立新帝的传位诏书也由刘公公在皇帝下葬那日宣读了出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太子越扬,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继皇帝位。钦此!”

齐越扬跪在刘公公身前,接过刘公公递来的圣旨,“儿臣接旨!”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

齐越扬亲自写了一封登基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先皇骤崩,归于五行,朕承皇天之眷命,列圣之洪休,奉大行皇帝之遗命,属以伦序,入奉宗祧。内外文武群臣及耆老军民,合词劝进,至于再三,辞拒弗获,谨于今时祗告天地,即皇帝位。深思付托之重,实切兢业之怀,惟我皇侄大行皇帝,运抚盈成,业承熙洽。兹欲兴适致治,必当革故鼎新。事皆率由乎旧章,亦以敬承夫先志。自惟凉德,尚赖亲贤,共图新治。其以明年为宣武元年,大赦天下,与民更始。所有合行事宜,条列于后。钦此!”

季淑离领着梅芳进了养心殿,见齐越扬正翻阅着奏折,上前行了个礼,“臣妾参见皇上。”

齐越扬一听是季淑离的声音,连忙放下手中的奏折,起身走过去握住季淑离的手,将她扶了起来。

“阿离怎么来了?”齐越扬拉着季淑离在一旁坐下。

“臣妾瞧您近来为了国事憔悴不少,特意叫人熬了补汤来。”季淑离说罢,从梅芳手中接过瓷碗,放在齐越扬桌前。

齐越扬接过瓷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