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的情况。农庄里确确实实大部分都是从城里迁移过去的乞丐,沈家将那些乞丐安顿在农庄后,给了他们佃户的雇佣契书,让他们在农庄内种地。
凡是勤劳肯干的,不说丰衣足食吧,起码从我的观察来看,至少是绝对不会饿死的。我专门跟其中的几个农户聊了聊,按照他们的说法,沈家对农庄的税收,没有任何其他的摊派,都是跟着朝廷来的。
朝廷规定收多少,沈家就收多少,并未在其中继续扒一层皮,相当于将田地白送给那些乞丐去种,只不过田地本身的归属,仍然在沈家而已。可沈家几乎没有从农庄中赚取什么财富,又或者粮食。”
于前点头道:“没错,沈炎阳这几天都是白天在农庄的地里忙活,晚上回城内的沈家大宅休息,没有任何一天例外。以至于我跟于后两人白天总能碰到一起,除此之外,对沈炎阳的监视毫无收获。”
苏清和惊讶道:“这么夸张?真是个理想主义者不成?”
于前跟于后对视了一眼,迟疑道:“先生,理想……主义者?是什么意思?”
苏清和摆手道:“没什么,如果是负面的评价,就是说一个人比较幼稚、天真,而如果是正面的评价,便是说一个人非常崇高,伟大。
先不谈论这个了,带我去城外的农庄看看吧,今天既然下了雨,沈炎阳应该不会去了吧?趁着沈炎阳不在,看看农庄里的具体情况。”
于前附和道:“确实不在,今早看到天色阴了下来,沈炎阳便决定留在家中游园宴饮,还请了戏班子去家中花园里表演。虽然只跟踪了他五天,但从他的表现来看,他是一个比较真实的人。
这位丐帮的长老并未伪装什么,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农庄的田地上,他的性情呈现都没有任何变化。他愿意帮助那些乞丐,真心实意的喜欢农事,也同样真心实意的喜欢享受。
他明显从不掩盖这些,所行所为,可以称得上表里如一。我个人对他的评价很高,如果丐帮的长老和帮主都是这样的人,那想来丐帮也不至于混到如今这般声名狼藉的境地吧。”
苏清和摇头道:“因果关系搞错了,丐帮之所以会诞生的基础,已经注定了丐帮内肯定鱼龙混杂,且大多数人属于无所顾忌的人渣。如果丐帮的长老和帮主真的都能是沈炎阳这样的人,那丐帮本身就不可能出现。走,去农庄看看,你们对他这么推崇,我真是越来越好奇了。”
于前、于后同时应声,领着苏清和出了高陵城。
沈家的农庄距离高陵城大概有三十多里地。
周围并没有其他的村落聚集,最近的一个村子都在十里地开外,因此农庄开垦出来的耕地面积相当惊人。
暂时仍然属于地比人多、只要愿意耕种,那就能种个痛快的程度。
迎着朦胧细雨,苏清和三人用了一炷香的时间,抵达了沈家的农庄外。
一眼看去,农庄的占地面积着实不小。
而且围绕着农庄,四面八方已经盖起了相当多的砖瓦房,以整个农庄为中心,形成了一个颇为规整的村落。
“迁移过来的那些乞丐,并不会被安排到农庄里居住,农庄内居住的全都是沈家的下人,有一个管家,常年呆在农庄里,负责处置和农庄有关的一切事务。包括已经形成的这个村子里的邻里矛盾,都是沈家安排在这里的管家日常负责。”
于前一边带着苏清和往地里走,一边接着说道:“沈炎阳在的时候,村民们有什么纠纷,大多会跑来找沈炎阳主持公道。沈炎阳不在的时候,这些村民们才会跑去找农庄里的管家来评判是非。”
于后点头道:“没错,通过我这几天的了解,这里迁移过来的村民们对于农庄里的那位管家颇为尊敬,认为其处事公道,赏罚分明。但我觉得,应该主要是由于沈炎阳看的紧,使得常住农庄的管家不敢肆意妄为。
毕竟,沈炎阳几乎每天都会过来,如果农庄里的那位管家做了什么事情的话,迁移到这里的村民们是真的能直接跟沈炎阳告状的。而沈炎阳在处理农庄事务的时候,似乎从不理会亲疏远近的关系,只从对错出发。”
苏清和笑着指了指那些砖瓦房,开口问道:“这些房子也是沈家帮忙盖的?”
“对,每迁移过来一户乞丐,沈家就会提供用于盖房子的东西。不过盖房子本身,需要那些迁移过来的乞丐自己动手,沈家会提供帮助和指导,却不会帮那些乞丐全都弄好。
如果有乞丐不愿意干活,不愿意盖房子,好吃懒做的话,沈家会直接将这些乞丐真正的扔到农庄里,让这些乞丐干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谁偷懒,谁就要在农庄里挨鞭子。”
于后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