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伯高双手平托着一柄剑,跪在了赵琨的旁边落后半步的位置。是终黎辛惯用的、从不离身的剑。
终黎未接过剑,轻轻摩挲,心中已经隐约知道答案了,她转身去屋里,取了一样东西,对赵琨说:“这是兄长留下的,他说如果他没有回来,就交给镐池君。”
第73章 口嫌体直的始皇
赵琨双手接过来, 是一只非常小巧的雕花乌木盒子。他缓缓打开,盒底铺着色彩鲜艳的锦缎,一对小鱼形状的老桃木梳子静静地躺在锦缎上。
赵琨拿起其中一把鱼形梳, 木料入手细腻光滑,每一根梳齿都打磨得非常圆润, 还雕刻了精心设计的图案——五只蝙蝠围着一个篆书的“琨”字。
五只蝙蝠的谐音就是“五福”。
赵琨知道这是时下流行的吉祥纹, 至于五福具体是什么, 他就不清楚了。
张良善解人意地说:“《尚书·洪范》中提到五福,一是长命,二是富贵, 三是身体健康、心神宁静, 四是道德良心得到满足, 五是安稳一世能够善终。”1
梳子的另一面刻了一行小字——愿君平安喜乐。
后天就是赵琨的生辰,原来终黎辛提前为他准备了一份礼物。赵琨把玩着精心雕琢的梳子,这一瞬, 他忽然就从之前的心境中走了出来——如此美好的祝福, 如果终黎辛还在, 应该也不愿意看他日日伤怀。
终黎未又试着扶赵琨起身。赵琨便不再坚持,顺着她的力道站了起来,“谢谢, 我很喜欢这对小鱼梳子。”
终黎未给了赵琨一个带着泪光的微笑, 嗓音略微沙哑:“喜欢就好。兄长特意跟秦墨的首领相里氏学来的手艺, 练了好几个月, 雕废的梳子都积了半竹篓, 生怕镐池君用着不舒服。”
赵琨原先有一把用惯了的旧梳子, 就是那种很一般的桃木梳,只是打磨得格外光滑。过年的时候, 月夕侍奉赵琨梳头,不小心摔断了。
后来,赵琨又换过好几把梳子,有玉石的、纯银的、名贵木材的,用起来感觉都差点意思。
然而当初制作那把梳子的相里氏现在已经入朝为官,赵琨不好意思开口让他帮忙做木匠活,又用不惯新梳子,经常偷偷地将断梳子拿出来梳头。
终黎辛发现了,当时也没说什么,只是拿起断梳子看了看,用手指量了尺寸。
这一对小鱼梳子,厚薄、长短、材质、手感都和赵琨惯用的那把梳子相似,只是做工要精致许多。伯高上前,想将东西接过去,赵琨摇摇头,将梳子放回小盒子里,原样封好,小心翼翼地揣进怀中。他微微垂眸,有点羞涩地问:“雕废的梳子还在不在?如果还在,也给我吧。”
终黎未在柴房的一角,翻出一只竹篓。赵琨目测了一下,里边的桃木梳子,估计超过了一百把。看着也都好好的,并不像是作废的东西。还有小猫形状的,煞是可爱。
赵琨疑惑地瞧了许久,拿起第三把梳子,才意识到:其实以终黎辛的剑术,这些梳子的做工没有大毛病,仅仅是花纹的线条不够完美。他轻叹一声:“终黎啊!”
张良知道赵琨又伤感了,默默地陪着他。
终黎辛的佩剑也被放进棺椁中,将要下葬的时候,终黎未终于忍不住,抱着月夕,失声痛哭。
赵濯等终黎未的情绪稍微平复一些,问她,“女郎今后有什么打算?”
终黎未摇摇头。
赵濯双手递给她一面腰牌,难得轻声细语地说话:“你别怕,以后我便是你兄长。将来你若嫁人,我来出嫁妆。”
赵琨附和:“我也出一份。”
伯高郑重承诺道:“在下也出一份。”
送了终黎辛最后一程,内侍前来禀报——秦王政带着长公子扶苏去水上乐园寻找尉缭,刚巧扑了一个空。
赵琨瞥了尉缭一眼,总怀疑这家伙是故意的,这已经是大侄子第三次扑空了。
他挽起衣袖,神色不善地瞅着尉缭:“事不过三,先生是自觉过去,还是我派人将先生绑过去?”
尉缭吊儿郎当地席地而坐,完全不带怕的:“你能绑得了我?”
赵琨拖长了声音下令:“朱兄!立刻、马上把尉缭先生五花大绑。”
话音未落,朱家直接甩出一圈麻绳,套住了尉缭的脖颈。
尉缭单手握住拇指粗细的麻绳,挑眉:“阿家,你六亲不认啊。”
朱家挠挠头,迷惑不解:“不是先生亲自叮嘱一番,让我以后都听镐池君的嘛?”
尉缭:“……”
赵琨鼓掌:“朱兄好样的,干得漂亮。”
他们一行人赶到水上乐园的时候,就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