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三塑强汉 > 第176章 幡然醒悟(1)

第176章 幡然醒悟(1)

只要手中有足够的钱粮,哪怕有民变,世家也可以招募私兵进行抵抗。一个世家不够,就多联合几个。

不信你看,无论是秦末陈胜吴广起事,还是新朝末的赤眉之乱,甚至至今还在的黄巾之乱,世家虽稍有损失,可从总体上来看,依然是岿然屹立。

哪怕是黄巾闹腾得最厉害的冀州、青州、兖州、徐州……,绝大多数世家都完好地存在着。

什么叫树大根深?

世家的底蕴可不是民变能够动摇的。

就是改朝换代,无非也就是换个皇帝姓氏而已。世家,还是世家;屹立于朝堂之上的,还是士族之人。

“那青州是如何应对世家大族兼并土地的?”

说真的,蔡立到来之后,虽然时间陪刘宏闲聊,可刘宏不懂农事,不知民情,他提不出这些问题。

刘宏不提,蔡立自然不会主动说。

“青州是先向世家大族以一分利借粮。有了粮食,就可以安抚乱民,并引导乱民去开荒。”蔡立含糊其辞。

可这段时间,刘宏大概是每天喝蒙顶碧绿,头脑清晰了很多。

“世家大族会借粮给官府?他们就算是借,又能借多少?”刘宏尖锐地询问。

“借是肯定要借的。当初黄巾余党进东莱后,就把所有世家大族都给围了起来,然后要求郡府向大族借粮。凡是不借的,就会杀光世家之人。

“东莱无兵,无法抗拒黄巾余党。为保护东莱世家大族,我只能派成儿去与黄巾余党谈判。

“成儿就是在谈判中,灵光一现,想到借到粮食后,这些乱民就可以用这些粮食坚持活下去,郡府就可以引领乱民开荒种地,把乱民变成顺民。

“乱民自然愿意,他们只是想活下去。这才有了后来的东莱大好局面。”

“好!好一个‘把乱民变顺民’!”刘宏激动之下,脸上又涌现出病态的酡红。

“大司农,咱家有一疑问。”张让开口了。

十常侍也想知道“新农体系”的实施细节。

“常侍大人请问。”蔡立很是客气。

“开荒之地,至少要四五年才能变成良田。哪怕向世家大族借粮,也坚持不了多久。青州是如何带领农户坚持过这三五年时间的?”

“好教常侍大人得知。我大汉有律法,凡是荒野之地,皆属官有。只有各家开垦出来的田地,才归私有。而且,新开荒的私有田地,还有三年的免税期。

“活不下去的,不仅仅是乱民,还有那些佃户。佃户租种大族田地,‘主五税三佃二’,他们也处于生死边缘。

“所以,东莱推行‘新农体系’后,佃户看到进入农庄的乱民,都不会饿死,他们自然放下大族的田地,自愿加入农庄。

“没人给大族种地,他们的田地就会荒芜。荒芜之地,按律法,自然属于官府所有。

“所以,只要坚持一年,第二年就有更多的田地耕种了。如此逐步积累,农庄的田地就会越来越多。有开垦出来的,也有官府收回的。”

蔡立这是把所有的关键,都堂而皇之地讲了出来。

成儿已经告诉过他,当青州向其他州出兵之时,有关“新农体系”的一切,皆可以公之于众。

朝堂上传来磨牙的声音。

这是那些士族代表们,在咬牙切齿。

他们已经听明白了,青州实施的“新农体系”,一切都是阳谋。

有如当年汉武帝的“推恩令”一样,无可抵御,无可破解。

有人内心已经决定,朝会后,他就联系其他州所有的世家,招募私兵,讨伐青州。

如果现在不讨伐,等青州更加壮大之时,就无可撼动了。

按青州这样搞下去,早晚其他州的贫民会有样学样。那时,天下还有士族门阀吗?

为了士族的整体利益,哪怕是造反,哪怕青州有三十万兵马,哪怕慢慢磨,也得把“新农体系”磨死。

现在,三十万青州兵马前去幽州平叛,正是好时机。

而蔡立的描述,也给了大将军何进提了一个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