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三塑强汉 > 第35章 于禁赶到

第35章 于禁赶到

申金有些坏笑地看着诸葛亮。+w.a*n^b~e¨n?.^o*r+g.“你的意思是?”

“必须全歼山谷中的贼军,而且一个都不能逃走。抓住运送兵器之人后,抓紧审问,然后直接奔袭白马县,揪出幕后之人。”

“你就不担心出现意外,让白马县中的幕后之人跑掉?”申金还是坏笑。

“我们神不知鬼不觉的,他们为什么会跑?”

“对方可都是步卒。即便不能从谷道中冲出,但也可以翻山出谷。出谷之人必然会用最快的速度跑到白马县报信。”

“啊?还能这样?”诸葛亮和郭淮同时惊叫。

“那怎么办?要不要我带人今夜便去突袭白马县?”龙鳞卫队长问道。

“我们可是还有一支兵马呢。”申金笑道。

“二师兄,你是说我们在宜阳的那两百御林军?”郭淮反应过来了。

“对呀。他们两百人,伪装成两个商队,手上有商署颁发的经商文书,所以进入白马县一点都不困难。”

“对,他们只缺少二师兄手上的‘治安军金令’!”诸葛亮也想明白了。

“可现在送信过去,是不是晚了一些?”郭淮问道。

“现在送信当然会晚。:¢3@%28μ=`看·?)书/3-网? ??更?e新ˉ最¤/全?只不过,昨天在你们讨论的时候,送信之人已经去了。估计御林军此时已经快直到白马县了吧?”

要说现在申金在军事安排上,稳妥且周密,已经颇有一些大将之风了。

申金要求御林军今日一早便出发,进入白马县城后,马上掌握白马县县衙,然后再悄然调动白马县的治安军,封锁白马县的城门,许进不许出,直到申金的到来。

而前几日,申金也收到了管亥的回信。信中写的什么,谁也不知道。

十几日前,管亥便接到申金的紧急军报。

他第一时间派快马去通知西南军团的于禁,并请于禁率领两个师前来长安,留下一个师驻守陈仓。

于禁接到管亥的飞马传讯,一刻都没敢耽搁,直接吩咐留下一个师留守陈仓,两个师马上整备开往长安。

而他自己则是带着五百亲卫,直接快马赶往长安。

于禁手下只有三个新兵师,其中一个还是为赵云的征西军团招募培养的。

从东北军区调来的两个主力师,一个停留在左国城外围,准备协助征北军团攻克左国城,也就是南匈奴的王庭,另一个则是赶往樊城,负责封锁上庸道,同时震慑汉水对面的襄阳。

不过,于禁招募的新兵,大部出自公孙瓒和华雄原来的麾下,剩余的也都出身于普通农户、佃户,其中还有大量流民(没有田地的人),还算是可靠。^x-i,n?d\x~s+.¨c_o\m′

为什么要可靠?

于禁接到管亥的急报,马上就有了判断:在熊耳山中竟然隐藏一支数万人的军队,此事非同小可。

任何一个士族,都不可能独立支撑数万人军队的粮饷。

可见,这必然是众多世家大族联合起来的结果。

而内阁刚刚下达密令,让治安军监视各地世家大族,以防他们闹出什么幺蛾子。

成公子中毒成为活死人,对世家大族的震慑顿时大幅度削弱。

看来这些世家大族,已经要掀起风浪了。

管亥手下只有治安军,而且还是刚刚组建,其中还不知道有多少世家大族安插的暗子。

雍州刚刚建立,百姓对新农体系还没有切身感受,民心此时并未在自己一边。

熊耳山中有藏军,那整个雍州的其他地方就不会有藏军吗?

这就是要于禁率两个师马上赶赴长安的原因。

要想挫败雍州世家大族的阴谋,首先要确保刺史府的安全。

看到于禁仅一天就飞马起来,管亥极其高兴。

这说明于禁也考虑到熊耳山中的藏军非比寻常了。

“看来世家大族已经迫不及待了。真想不明白,为何他们就那么痛恨新农体系?他们不知道他们日后的生活比过去还要好上很多吗?”管亥发着牢骚。

蔡成安排管亥做雍州刺史,是因为他爱民、护民,还有在配合农署推行新农体系的经验。

当然,也有管亥并不适合做一方主帅的原因。

管亥的战略思维提不起来,临场指挥能力也有不足。

这一点,从骑兵军团讨伐上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