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战之时,无喜、无悲,冷静、冷酷,才是一个军人最好的状态。
恨意能杀死护民军吗?当然不能。却能让一个人乱了方寸,失去正常的思维。
雪耻并不需要恨意,只需要彻底打败护民军。
樊稠就和城上的守军一起,就那么默默地看着十里外的护民军安营扎寨。
樊稠却看出了蹊跷之处。
护民军安营扎寨,竟然不去两边的山上砍伐树木,而是直接从马车上取下一些材料,然后就原地开始搭建。
转眼间,营寨的大门就被搭建好了。
很明显,护民军有已经打制好的搭建营寨的材料。
这样的好处是,无论到哪里,搭建营寨的速度都会极快。
而这样也有缺点,那就是无论走到哪里,都需要有车队运送搭建营寨的材料。
护民军搭建好营寨的大门后,还快速地在门前布置好拒马——这是搭建营寨的常规套路。
很快,在武关城上,也只能看到护民军营寨的大门和门外的拒马了。
按樊稠的推断,一万多人在山谷中搭建营寨,而这山谷又狭窄,那护民军的营寨起码要有十至十五里之长。
否则,根本装不下一万多的将士,以及他们随军的大量粮草辎重。
看到护民军快速搭建好营寨,樊稠的脸上再次浮现出一丝狰狞。
他早就推算了几处护民军可能会搭建营寨的地点,而当前护民军选择的地点,是距离武关最近的那个地点,也是樊稠最希望的那个。
一个月来,他不断出关探查前方地形,自然不是白费的。
他不会出关迎战,却也不等于他就会龟缩在关内被动挨打。
他已经为在山谷中扎营的护民军,准备好了一份大礼。
樊稠知道,今天护民军要建造营寨,不会再有什么动静。
但他还是把属下所有都尉都集中到城头上,指着护民军营寨大门问道:
“汝等从护民军搭建营寨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