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沉唐序歌 > 第五章 左右为难

第五章 左右为难

经过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不断劝说,李世民似乎还是没能定下主意,这一天,李世民命令长孙无忌秘密将自己身边的亲信大臣房玄龄等人召回,房玄龄等人接到李世民的密诏后仍然不愿意回到秦王府中,房玄龄说道:“秦王,您知道陛下敕书的旨意是不允许我们再回去事奉秦王您的,如果我们现在接受你的命令立刻赶回去,并在私下去拜见秦王您,假如陛下知道了这件事,我们这些人肯定会因此获罪而死,请原谅我们不敢接受秦王您的命令!”李世民听了房玄龄的花后当即发怒,叫来尉迟恭对他说道:“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难道要背叛我吗!”说着便摘下佩刀交给尉迟恭,对他说:“请明公前去察看一下情况,如果他们果真不听我的命令,没有回来的意思,你就砍下他们头颅回来见我。”尉迟恭决定同长孙无忌一起前往,到了后,他们对房玄龄等人说:“秦王已经将行动的计划定下来了,众位明公应该速速赶回秦王府,共议大事。”房玄龄等人听了后无比高兴,想着大家劝了秦王这么久,现在他可算是拿定主意了啊。于是决定前往。为了不走漏消息,房玄龄说:“我们四个人不能一起出现在街道上,这样必然会引起怀疑。”于是房玄龄和杜如晦穿上道士的服装,和长孙无忌一同进入秦王府,尉迟恭则绕行小路前往,众人决定在秦王府中汇合。

武德九年六月初一(626年6月29日),太白金星在白天刚好出现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按照古人的看法,这正是“变天”的预兆,是暴发革命或当权者更迭的前兆,代表要发生大事了。

这时候,恰逢突厥郁射设带领数万骑兵从黄河以南突入长城边塞,包围了乌城,太子李建成向唐高祖李渊推荐由齐王李元吉代替秦王李世民带领各路兵马北征,抵抗突厥入侵。李渊听从了李建成的建议,命李元吉督率右武卫大将军李艺、天纪将军张瑾等人援救乌城。李元吉乘机上奏李渊,请求让秦王李世民麾下的将领尉迟恭、程知节(程咬金)、段志玄以及秦王府右三统军秦琼等人与自己一同前往,一方面可以检阅挑选秦王帐下精锐的兵士增强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可以借机剪除李世民身边的帮手。眼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计谋即将得逞。这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了,在太子李建成的东宫中担任率更丞职位的王晊,早前已被秦王李世民收买,成为李世民安插在东宫的眼线。危机时刻,王晊悄悄跑回来告诉李世民:“太子对齐王说:现在你已经得到秦王骁勇的将领和精锐的士兵,拥有兵马数万之多了。我与秦王在昆明池为你饯行,到时候安排兵力在帐幕里将秦王斩杀,上奏父皇时就说他忽然暴病身亡,父皇应该不会不相信。我自当让人进言,逼父皇将国家大事交给我处理,现在,尉迟恭那些人已经落到了你的手中,你只需要将他们悉数坑杀就好,到时候还有谁敢不服我们呢!”李世民听了后大为震惊,赶忙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他将王晊的话告诉了长孙无忌等人,眼看对方即将行动,长孙无忌等人劝李世民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先发制人。李世民则叹息着说道:“骨肉相残,是古往今来的大恶,现在我已经知道他们怎么对付我,我打算在祸事发生以后,再举义讨伐他们,这样使他们先动手,我再进行反击也就名正言顺了啊!”尉迟恭说:“秦王,作为人之常情,有谁能舍得去死!现在大家誓死侍奉您,这是上天所授的旨意,眼看祸事马上就要发生,而大王却仍旧神态自若,毫不担忧,即使大王看轻自己,不在乎个人安危,又怎么能对得起宗庙社稷呢!如果大王不肯采用我们的主张,我就准备逃身荒野草泽,离开大王身边,任人宰割!”长孙无忌说:“如果大王不肯听从尉迟恭的主张,事情肯定要失败了,尉迟恭等人肯定不会再追随大王,到时候我也会跟着他们一起离开,不能够再事奉大王了,还请大王您保重!”李世民说:“我讲的意思也并不是完全放弃啊,明公再计议一下吧。”尉迟恭说:“如今大王处理事情时犹豫不定,这是不明智的,面临危难,不能当机立断,这正是让我们处在更危险的境地啊,况且,大王平时训练的八百多名勇士,凡是在外面的,现在都已经进入宫中,他们已经穿好盔甲,手握兵器准备战斗,我们起事的形势已经形成,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大王怎么能够制止得住呢!

李世民还是不能决断,再次征求秦王府各位幕僚们的意见,大家都说:“齐王李元吉凶狠奸诈,终究是不愿意事奉自己的兄长的。近来听说护军薛实曾经对齐王说:“大王的名字,合起来可以成为一个唐字,大王终究是要主宰大唐社稷的。”齐王听了后高兴地说:“只要能够除去秦王,到手再夺取东宫太子之位就易如反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