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受到祖母武则天的宠爱,但厄运依然在年幼的李隆基身上频频降临,在他出阁后不到一个月,母亲窦氏就死于非命。长寿二年正月初二,皇嗣妃刘氏和德妃窦氏在嘉豫殿朝拜武则天后,同时被杀,尸骨被埋在了哪里,都无人知晓。刘氏是李旦的原配夫人,出身名门,祖父刘德威是唐朝开国功臣,贞观时期官至刑部尚书,父亲刘延景,是陕州刺史。光宅元年二月,李旦被立为皇帝,刘氏为皇后,唐睿宗李旦被降为皇嗣后,刘氏为皇嗣妃。李隆基的生母德妃窦氏,是唐高祖李渊的皇后窦氏的哥哥窦抗的曾孙女,她的父亲窦孝谌是润州刺史,窦氏也是士族出身,德妃血统高贵,天生丽质、姿态优雅、遵循礼制。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在武则天即帝位后不久,为了加强对朝廷官员们的控制,在她的支持下,酷吏政治在朝堂上盛行,告密之风盛行,告密的人常常引诱政治对手的家奴们诬告他们自己的主人,以此来博得奖赏,许多人希望通过这样一条途径来实现自己跃居人上的愿望,一时间,朝堂之上诬告之风盛行。
当时李氏和武氏的争斗还没有结束,在刘氏和李隆基生母窦氏被杀的前一天,武则天在祭祀万象神宫时,以魏王承嗣为亚献,梁王三思为终献,而在武则天称帝前一年,享万象神宫时,是以“皇帝为亚献、太子为终献”。对比在重要大典上人物角色的变动,可以知道武氏集团的势力在这一年中通过一系列政治斗争后,在武则天心目中的位置已经显著上升,他们积极活动,企图通过各种手段废掉皇嗣李旦,最终达到立武承嗣为太子的目的。
韦团儿是武则天时期的户婢,颇得武则天的宠信,韦团儿受武氏一派指使,假装钟情于李旦,趁机向李旦表达爱意,被李旦严辞拒绝,被拒后的韦团儿感觉自己收到了侮辱,于是由爱生恨,她不仅痛恨李旦,甚至连对李氏一族的其他人也不由的充满了恨意。长寿二年(公元693年),心怀恨意的韦团儿趁着晚上临睡前的时间,私下里照着武则天的样子,做了几个桐草人,又找来颜料小心的涂上颜色,晾干之后的桐人一眼看上去和武则天本人颇为相似,此时的韦团儿脸上也露出了诡异、满意的笑容。随后,她又在上面一根根扎满了银针,趁着天色已晚、月黑风高之际,偷偷的溜到肃明刘皇后与窦德妃的宫院内一棵古树的后面,当晚夜已深,月亮也格外的明亮,但此时韦团儿的心理却格外的焦急,才将几捧泥土扬在旁边,不远处宫廷外的廊道里,夜晚巡视的太监正拎着灯笼走来,韦团儿见状当即趴到眼前的草丛中,额上豆大的汗珠当即滚下,顺着脸颊滴入了眼前的泥土,她眼里紧紧盯着巡视的太监,一动不动,一直看着他们慢慢走远,拐过弯到了宫廷的另一边。此时她心理憋着的一口气终于能够缓缓的吐出来,正准备转过身去,忽然头顶发出清脆“咕”一声响,她又吓得连忙俯下身去,在确定四周无人之后才又慢慢的探起身子,这时,他发现只不过是树上的一声鸟叫。
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暗示,她愈发觉得自己危险,于是当即快速挖开泥土将提前作好的桐人放进坑去,小心翼翼的用手掩上泥土,并将周边的杂草覆上,躬下身子溜走了,回到自己住处的韦团儿才把悬着的心放到了肚子里,脑子里还一遍遍回想刚才的场景,生怕自己留下什么证据。
几日后,韦团儿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便找到机会对武则天说:“陛下,前几日我在园中整理杂物的时候,意外看见刘皇后与窦德妃在花园里窃窃私语,过了一会低着头好像在花园中埋藏什么东西,似是不祥之物”。武则天本就生性多疑,做梦都会怀疑别人对自己不利,听到这些话后,她当即大怒,忙叫韦团儿带路,自己亲自要去一探究竟。于是,一行人在韦团儿的引路下,向后花园中走去,到达后,韦团儿在一棵大树后面隐蔽的地方指认了地点,身边的侍从们在武则天的示意下当即开挖,果真发现了不详之物,武则天当即大怒。韦团儿恃宠而骄,又火上浇油、煽风点火的顺势向武则天哭诉称自己曾经受到过李旦的侮辱,请陛下为她主持公道。
盛怒之下,武则天对眼前发生的一切信以为真。正月初二这天,皇嗣妃刘氏和德妃窦氏在嘉豫殿朝见过了武则天之后,就被秘密处死,没人知道她们的下落,窦德妃的家人在这之后也受到牵连,她的母亲庞氏因为在夜间焚香祈福,被奴婢同样以诬告之罪告发,在武氏集团的指使下,酷吏薛季昶为了迎合武则天的心意,诬陷庞氏暗地里咒诅,说她想要借巫蛊之术行不轨之事,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庞氏处斩,家属也被流放,最终幸亏得到御史徐有功的辩护,庞氏才免于死罪,但她的父亲窦孝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