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还剩6000出头的科技点,勉强能点出原始无线电技术。
但之前搞硬化装甲,先扣了1500哈维钢,又花了1500点亮了哈维钢的英吉利分支——廉价硬化装甲技术。
因为廉价硬化装甲技术,能用普通钢板制造硬化装甲,性能没什么差别。
这份技术很好卖,至少汤潇逸换了个船厂,还接到了好几份购买专利授权的请求,每一份都是按万英镑计价。
性价比上,汤潇逸认为这很高,全部卖出,造船的钱差不多就齐了。
这也是为啥,新船汤潇逸不再提更高的要求了,因为没办法点新技术,在现有条件下,满足条件后怎么快怎么来。
现在的问题是,剩下3008点科技点,点不开无线电技术,最少最少还差2992点去哪里找。
“干掉水兵也才给这么一点,凑够2992点,要干掉2992个退役水兵。”
“按照军衔涨一级翻一倍,干掉现役中将或者退役大将才2560点,我去哪儿找中将啊。”
汤潇逸陷入了巨大的困局。
就算带着即将服役的广丙出海,还往东瀛冲,但有多大几率能在一个隐蔽的地方遇到东瀛落单的中将呢?
“要不造快艇吧,在港口盯着,一出事就出海来找我。可这需要一个能隐藏的港口……”
…………
时间一晃而过。
七月底,皮特船厂的大船台上,安放下了第一根龙骨。
这艘设计排水量3650吨,装备4门210毫米克虏伯舰炮的铁甲舰正式开工。
开工仪式很低调,除了船厂原有的人,就是汤潇逸父子,郑景溪,刘一鸣。一共四人。
工人都是工厂现有的工人,他们将完成船体的大部分建造工作。
为了培养工人,每一个熟练工都是老师,带着两个班,每个班三至五人,轮流跟着学习技术。
每教出一名技工,可以得到50两银子的奖励,这个待遇还是很不错的。
“你真舍得投入,要是朝廷像你一样,洋务早就成功了,何至于到现在这地步。”
郑景溪已经会当着汤潇逸的面,表达对朝廷的不满了。
显然,郑景溪是对朝廷越来越失望了。
一方面是东瀛正在整兵备战,另一方面却是朝廷装缩头乌龟。
朝廷不知道东瀛狼子野心吗?东瀛对半岛,对台岛的野心,不是一天两天了,侵台也才过去十几年。
这次敌人扩军,朝廷却停止海军建设。
“景溪兄,慎言,慎言啊!”汤父吓了一跳,连忙惊慌提醒。
汤父虽然是洋务派,但更偏向于事务官,也就是比较纯粹的洋务官员。
特点是懵懵懂懂,想干些事改变现状,寻求富强,却因为打不破藩篱,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汤兄,你的胆子,还没有我女婿大,我不过是说几句话罢了。”
“看看吧,这是一艘兵舰,造出来后仅在纸面上比定镇二舰弱些,却是由你汤家私人船厂建造。”
“所以啊汤兄,是该转变观念了。”
“文襄公要是在世,如果朝廷还是如此,怕也会如潇逸这般做吧?”
汤父没有回答,有些惊恐,又有些若有所思的低着头。
……
话虽如此,但是十月底广丙开始海试后,汤潇逸还是随船出海了。
不过逛了好几圈,甚至一直往北都快到了琉球了,也没见到落单的日本船。
试航并没有带太多生活物资,转了几圈后,汤潇逸只无奈能作罢。
十二月初,经过最后调试,广丙已经建成,海试并无问题,只等粤水师来人接收。
最近出了一件大事。
因为上次闽浙总督以讨债之名扣下了海关倒款,朝廷直接让海关把钱存到了外国银行里,让外国银行代为倒款。
这个做法导致总督和朝廷爆发了激烈冲突,总督一个月上书六封,矛头直指军机大臣、户部翁尚书,指责其昏庸误国。
不知道最终会如何,但给船政的造舰经费拨款已经受到了影响。
八月拨二万,九月未拨,十月十一月共拨款一万。
这个拨款,汤父不得不彻底停了福清的建造进度,不然即便是磨洋工,也可能会影响福靖的进度。
十二月十六,广丙交付,也是同一天,福靖下水。
总督、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