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妍和姜玉跟着姜薇、姜军去了学校。家里就剩下了姜奶奶和姜二伯母两人。
吃完早饭,姜奶奶就撵姜二伯母回屋里躺着休息去啦。这会儿没有孩子捣乱,姜奶奶开始在家忙活开啦。
姜奶奶看着姜二伯家并没有腌的咸菜,这怎么行,没有咸菜平时用什么下饭,不能顿顿做菜吃呀!最重要的冬天吃什么?大冬天要是买菜吃,那得花多少钱?姜奶奶愁坏啦,这两个不会过日子的。
随即,姜奶奶准备趁着这阵子正是蔬菜下来的时候,多给俩人备上些冬天的菜。顺便腌一些咸菜,留着慢慢吃。
姜奶奶见厨房有一筐子萝卜,拿起萝卜,清洗干净上面的泥,然后切成萝卜条,在晒到阳光照的到的地方,准备晒干一些做萝卜干。
姜奶奶准备出去打听打听,哪里买菜便宜,多买一些回来,做咸菜的做咸菜,晒干的晒干。
这么想着,姜奶奶想起昨天的打算,准备今天去钱嫂子家串串门,钱家嫂子娘家是这附近的,肯定有门路。
这么想着,收拾好家里的东西,姜奶奶拿了一些从自家带来的山货,准备去钱嫂子家。
姜奶奶敲了敲姜二伯母的门,“老二家的,醒着呢吗?”
“娘,醒着呢,你直接进来就是。”
姜奶奶推门进了姜二伯母的卧室。姜二伯母正倚着床头在看书。
“娘,您来这坐。”姜二伯母拍了拍身边的位置。
“娘不坐啦!”姜奶奶端着一杯凉凉的白开水,给姜二伯母放在了床头。
“娘,您是有什么事吗?”
“清月,娘准备去找原来咱家隔壁你钱嫂子说会儿话去,你自己在家能行不?”
“娘,没事的,平时姜薇姜军上学,黎明去上班,也是我自己一个人在家。我自己在家可以的,如果有事的话左右邻里都有人,我喊一声就成。”
说完又想到这什么,试探地开口询问,“娘,你自己出门可以吗?要不等黎明下班了,带您去钱嫂子家认认门?”
“不用,娘自己去就成。你跟娘说说,你钱嫂子家在五楼第几家,怎么走?娘自己去就成。”
听自家婆婆挺有主见的,姜二伯母也没有再劝,反正这也是家属院,不会有什么坏人,最多自家婆婆张嘴问问人。而且钱嫂子家就住这栋的五楼,也不远。
“娘,钱嫂子家就在这栋的五楼,你再往上走两层就成。钱嫂子家在走廊尽头西侧,往过数第三家就是。钱嫂子家门口放了几个缸,还有碗柜架子什么的。”
说完补充到,“娘,你要是找不到问问就成。大伙都知道钱嫂子一家。”
“成,那你在家好好休息吧。娘一会儿就回来。”
姜奶奶又交代了几句,然后拿着给钱嫂子准备的山货出了门。
姜奶奶根本没用跟人打听。上了五楼,正往里走呢,就看到了在水房洗洗涮涮的钱嫂子。
打量了几眼确定是钱嫂子,姜奶奶试探地开口叫人。
“秀菊?”
听到有人喊名字,钱嫂子抬起头,上下打量了一会儿,钱婶子才猛然想起姜奶奶来。
“蒋大娘?”“哎呦!蒋大娘!居然是你!好些年没见啦!没想到你还是这么年轻。”
说着手搁身上的围裙擦了擦,就挽起姜奶奶的胳膊。“走!家去!上我家咱们好好唠一会。”
姜奶奶笑着跟着 钱婶子一边走一边唠嗑。
“可不有些年头了嘛。上次见面还是我们家老二媳妇生姜薇那会儿,我来伺候老二媳妇月子。现在姜薇都十多岁啦。那会儿还是在平房呢。”
钱婶子搭着话茬,“还真是,这么一算真有十多年啦。没想到蒋大娘你还记得呢。蒋大娘你这次来是要住上一阵子?”
“是嘞,这次来会住上一阵子。等老二媳妇身子好一些,我再走。”
“蒋大娘,要我说,你直接留在这得啦!要是惦记家里,把我姜大爷也接来。平时帮着你家老二看看孩子,遛遛弯,在这养老算啦!”
这种情况在家属院还是挺多的,父母跟着随军,帮忙照顾孩子,照顾家里。
钱嫂子帮忙出这主意。主要是考虑姜二伯和姜二伯母身边也没个帮衬的,俩人还都有工作,平时都得上班,姜二伯和姜二伯母又要上班又要顾家里,有些时候还挺难的。
平时俩人都是尽量相互配合,偶尔需要身边的邻里帮一些忙。但总有急事的时候,就不得不抽出一个人请假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