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常富在她身后撇嘴,看不惯弟弟显摆的样,扭身进院去了,边走还边道:“要不是冲他们娘,人家会买大肉吗?”
徐氏听到,扭头说:“就是冲他们娘,常贵也有面子,难不成吃不到他嘴里?”
说罢又冲宋常贵笑道:“你哥就是羡慕闺女给买肉,别理他。”
自家哥哥,宋常贵当然不会计较,拎着肉一路和村里人打着招呼回去。
等他回到家,村里也基本都知道喜月和杨应和过节买肉孝敬的事。
柳寡妇白眼翻上天:“人家是孝敬娘的,跟他有屁的关系,瞎显摆。”
桩子馋的流口水,缠着她:“娘,我要吃肉。”
柳寡妇把眼一瞪:“你看我像不像肉?成天就知道吃,地里那点收成都不够你们兄弟俩吃的,养了两个饭桶,我也真是倒霉嫁给你们短命的爹……。”
肚子没油水,又是两个半大的小子,可不就是见天喊饿。
柳寡妇心烦气躁,没心情再嘲讽宋常贵,对着两个儿子骂骂咧咧起来。
院门大开着,杜巧娘看到他人从东边回来,只当去集市割的肉。
一听是两个孩子孝敬的,满是疑惑:“那咋还从东边回来?”
宋常贵哪好意思说自已去显摆了,随便糊弄过去。
小心思终是难逃过杜巧娘的眼睛,等喜月再次回来,当成笑料说与她听了。
丁点好处都能让他如此高兴,喜月反思是不是他们太忽视宋叔。
回到镇上与欢儿商量,过年给他做件褂子。
棉袄不好拆洗,爱干净的人家多是在外面套个褂子,或是做件褂子出来,走亲访友才会穿在身上。
欢儿没有异言,甚至说买布给杜巧娘也做一身。
马上到年底铺子里要忙起来,自家娘无所谓,还是紧着宋常贵的先做出来。
隔日卖糕回来,喜月在周娘子铺子买了厚实的棉布,挑的灰蓝色,三十出头的年纪正适穿。
赵春兰估摸着身量裁的稍微宽些,一则套在棉衣外穿的,本就需做大些,二则不合适还能收针。
两人趁着空闲,偶尔缝几针,准备过年时送出去,时间上还算宽绰。
十来日时间就做成大半,也来到腊月里,将要开始忙起来。
第78章 忧心事
腊月初一是喜月生辰,半晌午杜巧娘抱着圆月和宋常贵来镇上。
错以为是要为她过生,心道没必要搞这一出。
杜巧娘抱着圆月进屋:“我和你爹去趟大姐家,你们看着点圆月。”
自作多情的喜月……。
宋腊梅将要生产,杜巧娘和徐氏一道做了小棉衣和小被子,并四十个鸡蛋送过去。
赵春兰把圆月接过来抱在怀里:“娘,你们放心去,我会看着。”
不日将要临盆,宋腊梅挺着大肚子,起身走动都有些困难,看到娘家人过来,露出笑脸。
小棉衣、小被子都是用新棉布,新棉花做出来的,软和又厚实。
李婆子笑着招呼他们入座,几句话便说到生产之事:“妇人家都要经历这一遭,你们也劝一劝她别太担忧,庆有说她愁的都睡不着。”
杜巧娘几个月前刚经历生产,此时提起来仍心有余悸。
再者她娘是生青成坏了身子才没的,很能理解宋腊梅的感受。
笑道:“年轻人没经过事,害怕也是正常。”
又冲宋腊梅道:“也不要太过担心,到时就听稳婆的话,定会安全无虞。”
宋腊梅知道担心也是无用,想起亲娘难免还是会害怕,闻言点点头,笑了笑。
李婆子笑着接话:“稳婆我早就请好了,就上回给你接生的王婆子,十里八乡她接生手艺最好。”
“看你婆母多贴心,你就安稳等着生,别想太多……。”
杜巧娘奉承着李婆子,又笑着安抚宋腊梅。
“你们坐着我去做饭。”
李婆子要起身,杜巧娘就道:“随意吃些就好,自家人别麻烦。”
这话正合李婆子心意:“还是亲家母体贴,那今儿就随意些,等腊梅生完咱们再好好坐一坐。”
杜巧娘要帮忙,她也不让:“你们好不容易来一趟,陪腊梅说说话,宽宽她的心。”
腊梅翻着棉衣、棉被,借着放东西和杜巧娘二人去到西间里说话。
“娘这颜色选的好,你都不知道我做件桃红的小垫子,都被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