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人都无法理解中原大地上的百姓,对于土地的渴望。那种自发的,对于土地的渴求,是远超世上任何人的。
可为什么宋朝之后的朝代,虽然明知道北方有着很多土地,却一直没有北迁呢? 是他们不想么? 显然不是。 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敢。 就拿明朝举例。 当时明朝朱元璋创造了史无前例的以南征北,但是为什么朱元璋明知道北方凋敝,却不选择让百姓北迁,反而困守南方,死活不能北上呢? 答案很简单。 有人拖了后腿。 虽然朱元璋统一了全国。 但是因为其本身崛起的过程中借助了相当多的外部力量,导致朱元璋在登基之后,虽然以杀止杀的砍了很多人。 但却一直没有动这些阻力的根本—— 那背后遍布全国的士族门阀。 这些士族门阀作为从龙之功,虽然中间被朱元璋杀了不少。 但这些士族门阀是杀不完的。 只要这世上还有阶级,就永远除不尽。 那么,是他们藏纳人口,阻止百姓北上么? 并不是。 他们只是提前朝廷之前,给了这些百姓一些土地而已。 都说故土难离。 但难离的真的是故土么? 并不是。 难离的是他们自己的土地。 在已经拥有自己的土地之后,为什么还要费劲辛苦的北上去辛苦种地呢? 就如同之前方默打仗不过半年。 结果大部分的士兵就已经士气狂掉,不愿再打。 为什么? 自然是因为…… 麦子熟了。 因为他们真的有自己的土地。 只有那些后来人,因为没有土地,没有粮食,为了生活,只能北上。 这才有了后来逐渐的北方开发。 同理。 历朝历代,百姓在已经拥有土地的情况下,是不会选择北上耕种的。 再加上历朝历代,中原都是战争的核心要地,这就导致北方的人口逐渐南移。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南方打不过北方呢? 原因其实简单。 南方看上去很大,700万倾耕地听上去也很多。 但其实整个南方差不多4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就是4.8亿公顷的土地,只有可怜的700万倾的耕地。 现在还有人会认为南方的耕地多么? 这么大的土地,却只有这么可怜的耕地。 人口看似繁多,但实际战斗力却几乎不存在。 为什么之前元庭会判断出方默一旦停止进攻,太平军就废了? 就是因为一旦让元庭缓过气,到时候欧洲那边的百万控弦之士回归,只有区区十万人的太平军,真的不够看。 哪怕太平军的武器强悍。 哪怕方默的武力不像人类。 哪怕方默坐拥南方五千万人口。 为什么元庭的自信这么强? 南方虽然人员不多,但却是整个中原大地最重要的产粮基地! 再加上游牧民族本身就擅长放牧,北方也几乎成了元庭的牧场。 就算是在拥有马克沁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骑兵也仍旧作为主要的战斗单位。 只不过面对交叉火力网的限制,才会让所有冷兵器兵种显得苍白。 但当时马克沁诞生的时候没有遇到巅峰的游牧民族。 就算最终游牧民族也会因为损伤太大而崩溃。 可马克沁这边,也要飞出相当多的代价。 这就是弓骑兵相对比其他冷兵器军种的优势。 虽然弓骑兵没有重骑兵的防御力,但此时的欧洲战场上,元庭的弓骑军对战欧洲重骑兵几乎可以用虐杀来形容。 没办法,任何重骑兵都没有长距离冲锋的能力。 所有的重骑兵,都是在得到战斗命令之后,前进到距离敌人一定范围之内后,这才开始加速进行冲击的。 毕竟上千斤重的负重,对于马匹来说,是一种十分恐怖的负担。 这也是为什么金国没了铁鹞子之后,直接一蹶不振的原因。 而为了应对这种情况。 方默唯一的选择,就只剩下了一种。 加大军械的产量。 首先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迫击炮! 这东西是野战神器。 就算是攻城也有着不俗的表现。 之前方默手里的迫击炮只有不到200门。 而且还要分布到全军。 但是现在经过养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