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大舅妈那边捡核桃。一般栗子核桃不多,村里都是留着栗子核桃做菜或给孩子当零嘴吃,只是少数山上栗子核桃多的才会买个杂货店,价钱蛮便宜的。收获的喜悦让如意忘记了长时间蹲着的酸痛,一个劲的把核桃往竹筐里装。
等天气不早准备回去的时候,儒青三个已经摘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柿子,核桃树上的核桃都已经打下来了。大舅妈挑着一扁担的柿子,五个小孩各背着满满一竹筐的栗子或核桃下山;上山容易下山难,加上还背着几十斤的东西,五个小孩慢慢落后,离大舅妈距离越来越远。大舅妈也知道孩子累了,放下扁担回头跟大家说,慢慢走,实在累了就把东西放在地上,她挑回家后再倒回来挑。大家应是,不过还是背着走一下子,休息一下子,等到了山脚下,大舅挑着扁担过来了,让孩子们把竹筐里的东西倒进去,这下大家就只背着一个空的竹筐,轻松走回去了。
回到舅舅家后,如意告诉大舅妈要把柿子的皮削了,然后晒上一两个日头再用手压柿子,压成扁扁的然后再晒,重覆几次后柿子表面有一层白霜了就说明晒好了。两个舅舅舅妈,五个小孩加学堂下学回来的大表哥安康一起削柿子皮,忙了一个多时辰总算把这120多斤柿子皮削完了,用一个个的架子摆放簸箕来晒。接下来三天时间里,忙完家里的活,大家就去山上摘柿子,时间差不多了就回来吃饭,等日头要落的时候,就压柿子成扁状。还好这几天都没下雨,日头好,四五天柿子饼就晒成了,舅妈拿了一些分给大家吃,小孩子特别喜欢吃,甜甜软软的。其他的陆续收进仓库。大舅妈还特意称了有280多斤柿子饼,这么多也吃不完,大舅妈让二舅舅明天去镇上或对面西河村的集市上买一部分。安平一听到就说我们也要去集市上玩,如意也很期待去那看看。
11集市摆摊
自从大舅妈说了30多斤炒栗子和20来斤地瓜干卖了就给如意她们五个人平分,可把大家乐的,这个地瓜干跟平时村里做的地瓜干有时不一样,村里只是把地瓜干切了就晒干收起来,很硬,一般都是做菜吃的。如意就把晒了一个日头的地瓜干,放到锅里跟一些薄荷叶蒸熟后在用一晚的时间烘,然后再晒,经过两次蒸熟烘再晒干,;这样做出来的地瓜干不但不会硬邦邦的,还酥软带着薄荷的清凉,糖分多也甜,如意把它叫红薯条。
西河村的集市是逢初5,15,25,北河村的集市是逢初8,18,28,因为这两个村条件比较好,四个村的人都会来这两个村摆卖东西,久了就形成了固定时间的集市。今天是初五,二舅舅带如意四个小的去西河村的集市卖东西。二舅舅用竹筐装了大概50斤的柿子饼和如意她们要卖的栗子和红薯条。舅舅家是村头,村里一般都是在中间建房,平时舅舅家难看到同村的。如意觉得这点好,做什么事都不怕被近邻看到,古代可没有什么知识产权法,被别人学去了,自己都没地方哭去,而且村里的看到新事物多是抱着怀疑,爱笑话的心态,容易成为他们嘴里的八卦。虽然知道村民难免会愚昧,短视,但听到了闲言闲语,如意自认还是会受到影响,影响自己的心情。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自己还希望靠着这点巧思赚点零花钱。
寅时大家沿着河边的路慢慢走向大青石路去西河村的集市,二舅舅带着小的先去交摊位钱领摊子的号码牌,两个村的集市摆摊费都是1文钱,这个费用用来维护秩序和打扫卫生,而镇上的是3文钱,二舅舅一边走一边告诉如意。如意看了这个集市其实就是在西河村的村中一棵大树下,下面已经有一些摆摊的人来,有卖青菜,鸡蛋,荷包,杂七杂八的。二舅舅手上的摊位号码是17,位置不是很好,有点偏,好在有树荫。舅舅用三个菜篮分别装上柿子饼,红薯条和炒栗子。栗子在这边家家都能弄到,只是一般除了做菜就是煮熟给孩子吃,如意的栗子也就取巧用砂石炒的香而已。二舅舅把市面上地瓜和栗子的价格跟如意说了,问如意准备买多少钱一斤,如意想了一下定了炒栗子3文钱一斤,红薯条4文钱一斤,也建议二舅舅把柿子饼是新鲜的吃食,它的价钱可以卖高点,如9文钱一斤,不过二舅舅说集市上都是附近的村民不怎么舍得买贵的零食给家里的孩子吃,卖高了没人买,定了8文钱一斤。
把三个菜篮放在摊位上,儒青三个就坐不住了,鼓吹如意一起去个个摊子逛,如意现在一心想赚零花钱,不肯去,就陪着舅舅守着摊位。二舅舅叮嘱他们就在这大树附近,不准走远,不然下次不带他们出来后才答应他们去玩。过了一阵子,越来越多赶集的人,周围的摊位开始开市了,如意她们也就几个人来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