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昭烨闻言,笑着摆了摆手。
“四弟此言差矣。”
他目光流转,带着几分深意,“若非轩儿出类拔萃,此次诗会怎会由他来参加?”
“孤倒是对轩儿的表现充满期待,亟欲一见其在诗会上展露锋芒。”
未及陈昭烈有所回应,陈昭烨话语不停,继续说道。
“届时,轩儿的名声必将更胜往昔,父皇对他的关注亦会水涨船高。”
言毕,他意味深长地问道。
“四弟,你觉得孤所言可有道理?”
此言一出,现场氛围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明眼人皆能听出,太子言下之意:此次诗会,陈轩若胜,名声鹊起。
若败,则身败名裂。
见状,顾清源适时上前,对陈昭烨恭敬行礼。
“太子殿下,观礼台已筹备妥当,请您移驾。”
陈昭烨淡淡扫视过陈昭烈父子,简短应允,随后在顾清源的引领下,步向已经准备就绪的观礼台。
陈轩望着太子逐渐远去的身影,心头不由一沉。
太子的话语中暗含机锋,心思深沉,显然是个棘手人物。
自己被这样的人惦记,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思绪至此,他下意识将目光投向陈昭烈,心中暗自揣测。
也不知父王所辅佐的三皇子究竟抗不抗打?
想来也不会平庸,否则难以与太子形成对峙之势。
陈昭烈察觉到陈轩的目光,轻轻摸了摸他的小光头,笑容中带着几分淡然。
“无需多虑,专心准备即将到来的诗词大会才是关键。”
陈轩闻言点了点头,便随父王步入大宁学子候场区域。
行进间,他忽地发现五师姐竟然不见了。
但转念一想,师姐或许是不愿向太子行礼,故而隐匿于暗处。
念及此,他心中的担忧烟消云散,安心与陈昭烈一同在候场区等待。
……
随着时间的推移。
大宁国子监的学士与翰林院的庶吉士相继步入会场。
参加诗会的众人刚来到候场区,目光便不约而同地聚焦于陈昭烈父子身上。
众人面色肃然,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声音整齐划一。
“学生见过四殿下,见过世子殿下。”
陈昭烈面带微笑,温和地回应。
“诸位免礼。”
众人起身,其中一名庶吉士,向陈轩深深施了一礼。
“世子殿下,您前几日所作诗句,笔触之细腻,描写之生动,寓意之深远,实乃佳作中的翘楚。学生段浩然敬佩不已。”
其余众人亦纷纷点头,赞不绝口,气氛一时之间颇为热烈。
陈轩连忙小手轻拱,谦逊道。
“大家过誉了。段兄,请起。”
段浩然起身,笑容中带着几分真诚。
“学生所言皆出自肺腑,世子殿下无需过谦。”
他话锋一转,“学生还听闻,此次诗会世子将代四殿下出席,心中实为期待。愿殿下能再展才华,留下传世佳作。”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附和,气氛愈发高涨。
陈轩无奈一笑,随即道:“诸位抬爱,感激不尽。今日诗会,意在交流学习,共同进步,还望诸位不吝赐教。”
言罢,众人纷纷围拢过来,与陈轩热络交谈,气氛融洽。
正当众人相谈甚欢之时。
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众人纷纷侧目。
只见围观人群中自动让开一条通道,一行人身着齐国服饰,步伐稳健,面带自信,缓缓步入会场。
为首之人正是赵文博。
他环顾了下四周,最终将目光落在了观礼台上。
随即,赵文博带领着齐国众人,纷纷向太子陈昭烨行礼。
“齐国文宫太傅赵文博,带领文宫一众学子拜见太子殿下。”
陈昭烨闻言,微笑着从观礼台上起身,双手轻轻下压,语气温和而有力。
“诸位平身。”
众人闻声而起,随翰林院学士引领,径直前往齐国候场区。
途经大宁等候区,赵文博的目光骤然锁定在陈昭烈身上。
陈昭烈则坦然回视,神色自若。
赵文博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更加认定陈昭烈为此次诗会的主要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