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陈颜坐在驾驶位,陆一辰和李思行后排落座。
陈颜开车的时候很安静,专心致志的模样,盯着眼前的道路,驱车向着市区进发。不曾想陆一辰总是时不时和她搭话。
“这年头,下属还负责接送总经理?”听说陈颜和李思行是上下级关系,陆一辰调侃道。
陈颜笑笑:“我平时跟李经理的关系不错,除了上下属的关系,我们也是朋友。”
陆一辰转头看向李思行,问道:“思行,我们认识多少年了,十几年有了吧?”
李思行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说:“大学认识的,算来也有十二三年了。”
“那个小瘪三呢,她几岁?”
李思行不答,她冷着脸转头瞥向陆一辰。
陆一辰很快反应了过来,改口问道:“陈颜呢,她几岁了?”
“二十二岁。”
“真年轻啊,才二十二岁。”陆一辰好似在感叹着说道:“思行,等她到我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我们奔四十了。真是太可怕了。”
“是。”李思行语气一如平常,心却沈了下来。
听到这个话题,陈颜忍不住从后视镜看了一眼李思行,她表情淡淡的,没多少情绪在脸上。目光投向车窗外的风景,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陆一辰想要找个地方,单独和李思行叙叙旧。
陈颜听懂了陆一辰的言下之意,便是将两人送到闹市区的一家日料店门口。
这家店口感不错,是陈颜时常会去光顾的一家店。将车钥匙留给李思行,便独自离开了。
内外的温差让日料店的玻璃上聚起一层水雾,陈颜站在室外,隔着模糊的玻璃,她看到了李思行的身形。
远远的隔着玻璃,陈颜安静的看了一会儿,心里泛起了一个奇怪的念头。
女人的直觉总是准到可怕,就像当初陈颜一眼看出叶笙喜欢李思行一样。这一次,陈颜又有了类似的感觉,她觉得陆一辰也是喜欢李思行的。
正想转身离去的时候,有一小块玻璃变得清晰起来,是李思行擦干了雾气,透过玻璃,她们的视线交汇在了一起。
短暂的视线交汇,李思行收回了视线。
听到陆一辰开了口,她说:“思行,很好奇你家是什么样的。吃完了饭,带我去看看?”
李思行面色为难:“一辰,你知道的,我不习惯。”
陆一辰楞了一下,随即便是了然的点了点头。
家是李思行的安全感,是她最私密的空间,她没有带人去做客的习惯。即便是两人相识多年,陆一辰也没能到过李思行在北京的住处。
这些,陆一辰都是知道的。於是也不再强求:“好吧好吧,你一点没变,还是老样子。”
陆一辰的目光始终放在李思行的身上,不曾离开过,仿佛想要将她一路看到心底。
片刻之后,陆一辰继续问道:“怎样,有对象了吗?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身边少不了说媒的人。好像女人一过三十,还不结婚就成了一种罪过。”
李思行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对着陆一辰谈及自己曾经看过的一本书。
那本书名叫做《林徽因传》里面有一句话,让她感触颇深。原话如下:“
其实结不结婚,都会后悔。
巷子里的猫,很自由却没有归宿。
围墙里的狗,有归宿终身都得低头。
人生这道选择题,怎么选择都会有遗憾。
”
说完这些,李思行再一次将视线投向窗外,陈颜已然离开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从李思行的心里荡开。
有一瞬间,她突然很想丢下陆一辰,直奔陈颜的身边。但最终理性战胜了感性,她强迫自己坐在位置上,认真的应酬。
陆一辰笑着感叹道:“果然,还是你文艺。你还真是一点没变,依旧那么喜欢读书。”
陆一辰没有将话说完整,李思行还是那么的漂亮,在所有相识的女人之中,她的眼睛是最美的,好似湖水般慢慢波动。
这样的女人,只适合笑不适合忧伤,她应该是明媚着的,可是李思行却很少会笑。似乎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触及到她的心弦。
今天见到李思行时候,陆一辰觉得什么都没有变,可又隐隐觉得一切都变了。
“前段时间,我去了一个很灵验的寺庙。解签时,师傅告诉我,我的命中人早在我十八岁那年就出现了,我现在应该已经和命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