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天,山上都笼罩着一团厚嘟嘟的雾气,即便是晴好的天气,也得要到正午才能缓缓散去,所以到老镇摆摊的时间,林泽只能选在下午了。
不过这个点儿,也有好处。
老镇菜市场的地摊市集,下午的场面其实要比早上更为火热,一来很多人下班会来这里买菜,二来周边还有一所学校,学生们一放学就爱来这里扎堆。
所以周边有些做小吃的摊主,瞅准了商机,便推着小吃车来这里凑热闹。
……
四点一过,陆陆续续就有人往这边涌了。
林泽来得早,占了个不错的地方,赶忙着将带来的小折叠桌撑开、支稳,然后将车上带来的那些小玩意儿整整齐齐摆上。
虽然主打是出售自己做的风铃,但家里还有不少阿嬷以前做的物件,为了丰富一下摊位,林泽索性一并都带来了。
“哎!小伙子,你这都是些啥玩意儿啊?”
刚把那些竹编摆件码放整齐,旁边摊位上卖煎饼的大妈就探过脑袋,好奇地问道。
“摆件,放在屋里头装饰用的。”
林泽笑着回应道。
“怎么卖的啊?”
大妈眼睛滴溜溜地转着,目光在这些用竹子编织的猫头、狗头上扫来扫去,瞧着挺感兴趣的模样。
“价格都不一样的,看您相中哪个?”
林泽搓搓手,心想着不会这么快就有人来买了吧。
“就这个。”
大妈手一伸,指着摆在正中间的风铃。
“35块。”
林泽斟酌着语气报出价格。
“啥?这么贵啊!”
大妈眼睛瞬间瞪得老大,嗓门也不自觉地拔高了许多,不知道的还以为偷了她家的粮食似的,引得周围几个摊位的老板,视线不由地投射过来。
“大娘,这可都是纯手工一点一点编出来的,花了两三天时间呢。”
林泽赶忙解释。
掰指头算算,光做这风铃,从砍竹子开始,前前后后加起来少说也有40个小时,一道道工序下来,不光是人工,还有染色、铃铛、卡片这些材料成本,35块钱也就赚个20左右。
换算下来,1个小时的人工还不值1块钱。
所以,林泽自认为这个定价并不高。
“不就是几根竹子编巴编巴嘛,能费啥劲儿啊,35块真的太贵咯,15块钱还差不多,你要是同意,我就拿一个。”
大妈皱着眉,嘴角一撇。
“15块,要不您看看这个呢!”
没料到对方砍价会这么狠,林泽努力压下心里的不痛快,随即拿起旁边一只猫头挂件。
这只挂件是没有染色的,就是纯纯的竹子颜色,上面还有两颗圆溜溜的眼睛,模样憨态可掬,虽说比风铃少了些精巧,但也挺耐看的。
“这猫头没那风铃出彩,五块钱买都贵了。”
大妈瞅都没多瞅一眼,眼皮一耷拉,依然认准了那只风铃:“小伙子,就15块买那风铃,你看行就行,不行拉倒,我可没功夫跟你瞎磨蹭。”
“大娘,这价格实在太低了,我真没办法卖。”
林泽苦笑着摇头。
虽然心里惦记着系统任务,想着只要卖出去就行,可一想到自己没日没夜的心血,被这么低的价格打发,实在是不甘心。
“哼!还嫌低呢,你这铃铛声音不响亮,上面的画,颜色也暗乎乎的。之前我陪我家姑娘逛饰品店,人家做的才叫好呢,还带小彩灯的,价格也才20块钱。我给你15块钱,那都是抬举你的,要不是看你年轻,我顶多10块钱。”
大妈的嘴巴噼里啪啦地数落着,眼睛还时不时地朝周围瞅,生怕旁人没听见她这“理直气壮”的挑刺儿。
“大娘,您家的煎饼咋卖的?”
林泽正被说得一肚子委屈,刚好余光瞥到大妈推车上的菜单上,于是灵机一动,便问道。
“喏,牌子上写着呢,普通煎饼8块,加里脊、加肠、加煎蛋的都有价,如果全加的话,全家福的20块。”
大妈下巴一扬,指着摊位前的价目牌。
“大娘,这也太贵了吧,我以前在静海城上班,专门卖煎饼的店,不加东西也才6块,跟您这一样的全家福也才16块。怎么到老镇这地方,比城里卖得还贵呢?城里头,人家一个简单才一块五,你这儿都要两块五。”
“你懂啥,我家用的都是散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