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全球顶流从手工艺人开始 > 第0012章 开启第三节课

第0012章 开启第三节课

时令,已是第二个夏天。

这一阶段的课程,总算来到最后收尾的阶段。

组合式立体编织。

这是竹编技艺里最为复杂但也非常有趣的编织方式。

首先,就是要制作不同形状的竹编单元,然后再将这些基础单元进行组合。

不过,它并不是简单地把这些单元拼接在一起,而是要通过巧妙的穿插、嵌套等方式,让单元彼此咬合。

比如,有的单元可能需要从另一个单元的中间或者边缘穿过去,这就需要编织者对每个单元的结构和竹篾走向有清晰的认识。

而且,在组合过程中,还要考虑整个作品的平衡和稳定性。

如果某个部分组合得太松散,整个立体结构就会摇摇欲坠;要是太紧,又可能导致竹篾变形甚至断裂。

所以难度可想而知。

林泽着手编织花篮的时候,那可真每一步都像在过难关。

刚开始,光是处理竹篾就折腾得够呛。

在梅瑛的指点下,林泽特意挑了柔韧性好的慈竹竹篾,本想着能顺顺当当开场,没成想,在编花篮底部圆形基础时,问题一个接一个冒出来。

有时候手劲儿大了,篾条压得实实的,纹路都给挤没了;

有时候又用力不均匀,这边重那边轻,编出来的底部歪七扭八,好好的一个圆底,硬是被做成了个奇形怪状的“歪圈”,咋看咋别扭。

等熬到编篮身时,麻烦事儿就更多了。

竹篾穿插讲究个节奏和角度,就像跳舞得跟上拍子、找准站位一样。

可林泽编的时候,脑子像突然“卡壳”了,该挑起的篾条按错了,该稳稳压下的反倒浮在那儿,乱成一团,以至于编出来的花纹稀稀拉拉、杂乱得很,和一开始预想的模样差了一个西天的距离。

这还不算完,随着篮身慢慢变高,新难题又出来了。

篮身需要稳稳挺立,可这太难把控了,稍微走个神,没留意,篮身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哗啦”一下就往里头塌陷。

碰到这种糟心情况,没办法,只能咬咬牙,把编好的部分拆了,重头再来。

到了收口阶段,全程更是像在走钢丝。

劲儿用小了,收口松松垮垮,紧不起来,花篮看着没有型;

劲儿要是大了,篾条就会“嘎吱嘎吱”被勒出道道印子,严重的会直接断掉,那前面所有的辛苦劳作就悬在半空,随时可能功亏一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