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气得说不出话来,缓了好一会儿才道:“你做事前与家长商量了,家长还会害你吗?你是女孩子,要功劳做什么?是能当官还是能撑家呢?最终还不是向家里要份嫁妆,找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家里的资源就是这些,男子要建功立业,光耀门楣,自然要优先供着他们。他们好了,咱家才好。你想想,不是你大伯,咱家能有这般天地,你能当养尊处优的高门小姐?”
杨七道:“你先听我分析,再发脾气好吧。我早想过了,家里的大哥是英王府的嫡长子,他的前途是稳定的,现在在军中效力,将来继承伯父的王位。二哥已经进了仕途,只要好好经营,加上咱家的权势人脉,前途光明无比。五哥也是长房嫡子,他现在国子监里,将来前途也没有什么可忧的。七哥还年轻,又得伯父的意,大家都知道他最是喜欢这个小儿子,将来自有伯父替他谋前程。”
杨依依歇了一口气,浮起讥笑来:“我四哥杨荀,后台可硬了,连晋王妃也亲近他,晋王可是得宠的亲王呢,您实在不必为他操心。他是二房的嫡长子,父亲一门心思向着他,萧家也关注他,将来他再不济,也能继承父亲开国侯的爵位。”
老夫人瞪杨七一眼,杨依依又紧着道:“三哥、四哥还有蒿儿都被我拉进了雕版印刷这件事里,就是想让他们通过这件事博个好名声,对以后的前途只有好处不是。您觉得我这打算不好吗?”
老夫人渐渐听住了,但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得劲。杨依依也明白,老夫人只是觉得这件事脱离了她的掌控,影响了她上位者的权威罢了。
想了想,杨依依装作负气道:“您刚才说嫁妆,府里人谁不知道,您与大伯父都规定好了,嫡出子女嫁娶,公中出钱是五千贯。不管我做什么不做什么,还能少了我这五千贯?明面上是这些,只怕我那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还能从各自父母那里拿些补贴,我可指望不上父母,他俩不从我这里算计,我就是烧高香了。因为这样,我才要自己想着法子折腾,存点体已才重要。不然以后,谁会管我啊!”
老夫人叹口气道:“也是,我都是七十多岁的老太婆了,还能活几天呢?以后想管你都管不着了。只是没想到你这孩子,原来这般自私,这般会算计,我白养你了。”
杨依依转移话题道:“瞧,我这不是同您说了嘛。刚一提,您就开始生气,您在气什么?我算计谁了?封长青是技术骨干,少了他也成不了事。我这个组织者也是您的亲孙女啊,剩下的我拉拔的可都是您的亲孙子。雕版印刷刚刚开始,还没出一本书呢。图书馆仅仅才有个想法,第一个跟你讲的,李家舅舅连影也不知道呢。你就觉得我说晚了?”
老夫人闭闭眼镇静了一下道:“这么好的一件事,名利双收。本来可以让更多的人参股,你们的股份都分完了,合约也签了。如今再与我说,我能怎么办。强制着逼你们把股份交出来重分,怕是李氏与陈氏也不能干呢。”
杨七心里暗想,果然如此,平日养尊处优,互相攀比,没有主意,见了好处,净想着分利益呢。她皮笑肉不笑地说:“祖母,您是宗室里的长辈,家里的祖宗,不会稀罕我们这几个钱吧!这是长期的事,现在一直在往里扔钱,没见着一分回头钱呢。就算是当初讲给家里,家里长辈想怎么办?伯父与父亲都有爵位,还是朝廷要员,能与商人打交道吗?是想让御史参一本,说他们与民争利。还是直接把主意献给朝廷,让皇上白得了这功劳。家里和外人对此一无所知,还不如让我们这些自家儿孙去做。事成了,功劳也是咱家的。不成,也不碍着父兄们的前途。我说给您听,就是信得过您,希望您支持我。”
老夫人道:“你信得过我?这话我可不信。不过,你现在与我说了,还算没错到底。我想了一下,你说的话也有几分道理。雕版印刷这件事是利国利民之事,将来会引起朝廷的重视。荆儿、茴儿、蒿儿都是我的亲孙子,你是我养大的亲孙女,我都疼,你们出了名,也好混个好前程。”杨七一听这话拼命点头称是。
杨依依拿出来计划书,指着上面的条款又说起建图书馆的构想。老夫人道:“想法挺好的,就是投入太大了。”
杨七笑道:“所以才要找李家呀,他们家有的是钱,就是想落个好名声。您也是咱家的财主,要不要参一股?我只有这些主意,如今加上您的威望,李家的财力,咱们合作,事情肯定能成功”
老夫人想了想问:“我这么大年龄,对图书馆又不懂,怎么参股法?出大钱的事我可不干。”
杨依依道:“您要是为咱们家的名声着想,就支持我把图书馆办好。这也是利国利民,教化民众的好事呢。自来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