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命轮运转,依依不舍 > 第33章 连蓉相见 依依论茶

第33章 连蓉相见 依依论茶

。可是他自己不善经营,做官又清廉,手里没太多财帛,想请人抄书都舍不得。这次让来印制诗集,都是筹集很长时间呢。”

两日后,英王领着杨依依接待了李二舅父子。李准五十来岁,长得儒雅极了。中等身材,略有点瘦,精神还好。两鬓略有白发,蓄了长须。皮肤白皙,眉清目秀。长子李璋三十出头,甚肖其父,更年轻清俊些。次子李圭才十五岁,年龄不大,长得极好。身型高挑,体态挺拔,宽肩细腰。头发乌黑,皮肤白嫩。五官生的英俊无比,非常协调,想着再大几岁,定是个少见的美男子。

李准道:“接到妹夫的信,我一刻也呆不住了。让人收拾了东西,带着两个儿子上京来投奔他姑父。”

英王道:“说什么投奔,家里亲戚来京看望,就是看得起我。科举的事我也不懂,舅兄可有什么打算?”

李准道:“璋儿与圭儿准备参加明年的科考,要先取得考试资格。前几日,托人打听了,要各州县今年秋天举行乡试,各州进行明经科目选拔,才能取得考试资格。又听说,京城周边的着名书院,有推荐名额,可以免乡试直接取得考试资格。想着南方初定,在南方求学不如上京来,明年在这边考试也方便,就求到他姑父这里了。”

英王道:“科举考试的主理人是晋王殿下。前天,我去拜见晋王了。他到是给面子,说考试具体事宜由吏部官员安排。考试内容初步定下了,有经义、时务策、杂文等。出题的是国子监的夫子们,最后由皇上定夺,考试地点借用吏部的办公区。”杨依依听了这话,心里高兴啊,与她的猜测差不多,这不是正对上了。

李准听了这话道:“还是英王妹夫神通广大,打探更清楚。不知哪些书院有直接推荐考试资格的名额?”

英王道:“国子监里自然名额最多,只要通过国子监举办的选举就可以。颁政坊里的几所书院也有资格,另城外的开阳书院,嵩山的太乙书院,山东的齐鲁书院,庐山的南鹿书院有资格。其余是各州通过推举或明经博士考试的考生们有参试资格。”

杨依依插嘴道:“李家二舅舅,我是想让您进京商讨茶叶生意,您怎么只问科考的事,我的事就不理了。”李准早从三弟和大妹妹口中知道杨依依这个人,年龄不大,路数却多。

他笑了笑:“依依小姐,你知道的,江南李家本是商户。我费了这么大劲儿脱离商户,改为农户,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出仕嘛。现在有天大的机会摆在面前,我哪还有心想别的。茶叶的事,你说了算,我都听你的。”

杨依依道:“那好,您让人好好管理茶园子,出产的茶叶我全包了。每年雨水节气前采一批雨前茶,清明之前采一批明前茶,雇佣些能干的人,只采嫩叶小芽,晒个半干,进行炒制,定制些小银盒来装,半斤一盒。立夏后采夏茶,配了阴干的茉莉花,制成茉莉花茶。用银盒装,半斤一盒。秋后采秋茶,配些干桂花,制成桂花茶。一部分用铜盒装,一斤一盒。一部分用厚纸包装,一斤一包。”

李准问:“包装好了是就地卖,还是进京销售?如何运输?价格怎么说?”

杨依依道:“银盒子不必用纯银,务必要薄而精美,成本却要控制在三百文以内,铜盒控制在五十文以内。零售价格嘛,雨前茶每盒八百文,明前茶每盒六百文,茉莉花茶每盒三百五十文,桂花茶每盒二百四十文。纸包的三十文。李家要帮忙在江南销售的话,我每盒成本价上加价十文批发给你们。你们零售时价格要与我的一致。其余的运往都城,我伯父与旧部建立了商栈,专门负责运输。你只需把货交到余杭那边府兵设置的商栈,让他们管事的签名收货,就算出货了。”

李准一听,倒抽一口冷气,杨七小姐真敢定价。茶叶这东西现在只在南方有人喝,就是大叶子晒干了,两文钱一斤。磨成茶粉,十五文一斤。她让这样一整,身价百倍了。稳了一下心神,对英王与杨依依道:“行,可要说话算数,咱们签个文书吧。”

英王有些犹豫问:“依依呀,我虽然不懂茶。你这售价也太贵了,到时卖不出去,别砸到手里赔了本。”

杨依依一笑道:“伯父放心,我心里有数的。我要建茶文化市场,做各种茶叶、茶具、茶宠生意,形成产业链,肯定能卖出去。”三个人签订了合作文书,李准心里乐坏了。

杨依依道:“我跟开阳书院的王院长关系还行,给你们引见一下。能不能成,还要看你们两方谈的怎么样?王院长爱书如命,舅舅可以送些好书去,保管老先生喜欢。你就去我的印刷厂买些新出的儒家经典与讲义,那可是我花重金从国子监博士们那边买的手稿印出来的。明年科考,那些博士可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