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马上要乱了,覆巢之下,恐无完卵。大伯父是家里的顶梁柱,要早做打算。琼州作为退路,已经建设的有模有样了,要是看势头不对,家里的人和钱该撤就撤一些。”
英王点点头:“嗯,我会考虑。不过,我和你大伯母不光是家里的宗主,也是宗室重要成员,不能离开都城,你祖母也不能离开。你六哥跟燕兴邸出去了,你七哥在琼州任职,都不大紧。你大嫂、二嫂、三嫂、五嫂、与她们那几个孩子到是可以去,其他的人,恐怕都走不开。”
杨依依也知道,杨家人都有爵位或官职在身,非朝廷外派不能轻易离开都城。可是太子都逼上门来了,她可要先避一避了。
杨七打算得挺好,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方面把自己的钱财换成黄金,分批藏起来。一方面跟底下的能人商量,愿意去南方的,分批送到琼州岛上。她自己更是组织一个团队,准备慢慢地向南方走,一边游玩,一边巡查自己合作的生意,一边寻新的商机。
还没等她出发,通善医馆就登门来告知一件事,杨七听了也头痛。琬德长公主派人请孙小宛领着助手去她府邸,她的小外孙女病了。医女问了情况,小女孩贪玩,跑的满头大汗,侍女们给她扇风,又喝了冰果汁,冷热相激,生了病。御医给了一些药,喝了不见好。听说通善医馆有专门的妇幼医馆,才去医馆请了专医幼儿的女医。
小郡主盖着厚厚的蚕丝被,半昏迷状态,嘴里一个劲儿喊冷,小脸通红。孙小宛看小女孩高热,怕烧坏了,要先用物理降温。长公主听说物理降温是用大冰块和烧酒擦拭外孙女的身体,还要用扇子扇风,明明静宝一直喊冷,这冷上加冷,还能治病,就不大相信,直接让人把孙小宛她们赶了出去。
杨七知道长公主半生坎坷,十分不易,这个小外孙女简直就是她的命根子,要万一出点意外,长公主后半辈子心里都会遗憾。上次有御史奏报说依依茶馆违制,要求取缔,就是长公主出面说情才保下,欠了一份人情呢。想到这里,亲自领着几个女医,骑了快马就去了公主府。
长公主与杨七的关系不远不近,因为小郡主喜欢热闹,之前长公主还向杨七讨要过小戏子,杨七没给,长公主十分不高兴。好在后来杨七开了茶楼,小郡主喜欢上杨七的茶楼听书、看戏、吃点心,别人对杨七的茶楼说三道四时,长公主还给杨七求过情。除此之外,两人也没有大的往来。
杨七也顾不上客气,等人通报完,就冲进去了。太医正在给小女孩灌药,一个女医吸吸鼻子,马上问:“这是什么药?不会是牛黄千金散吧?那个药可不能喝,毒性大。”
长公主因为外孙女的病急得不得了,好几天没好好休息,面色苍白,眼下大大的黑眼圈。她挥了挥手,让太医停止喂药。严肃地看着女医,又转头看杨依依:“杨七,你又不懂医,千万别耽误了我家静宝的病。”
杨七喘了几口气才道:“长公主殿下,臣女不敢。我是医术不精,不过我可是通善医馆的东家,读过一些医书的,很多原理还是知道的。咱们大燕的医生,遇到小儿高热惊厥,大多数用牛黄千金散,这药的主要成份是牛黄、朱砂、冰片、黄连等药物组方,朱砂有毒的,用量稍过就会出事。多少小儿因此耽误了,我通善医馆早就用别的方子了。请长公主使用我带来的柴胡退热颗粒和双黄连口服液。”
太医有些急眼了:“杨七小姐不要捣乱,小郡主这病十分危急,已经高烧数日,不下些重药,恐会恶化了。”
杨七怼他:“亏你还是太医呢,小郡主年龄还小,小儿的肝肾功能不全,用这等猛药,很容易出事的。即使好了,也容易留下后遗症。而且她的体温太高了,等你的药起作用,怕也来不及了,必须用物理降温,先把体温降下来,她才能恢复自身的抵抗能力,其他器官才能正常工作,药效才能出来。”
长公主沉吟一下,拉住杨七的手:“七侄女,你知道我的过去。从静宝出生,就是我亲自带的。我别的都不在乎,她可是我的命,这是我的心尖子,求你一定要救救她,姑母一辈子记得你的好。”
杨七点点头,这边孙小宛她们已经接手了治疗工作。取了银针,在小郡主的大椎、合谷、外关穴下针,又让助手用木棉布包上冰块,在小女孩的身上擦拭,额头和脚心上也绑了冰袋。一个女护士用烈酒擦女孩的胸口与腋下,一个女医用扇子给扇风。
折腾到第二日清晨,小郡主退了热,腹部出了一片红疹,嘴周和额头上出了几颗毒疮。孙小宛看了才松了一口气,总算是过了危险期。杨七让长公主放心,病情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