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命轮运转,依依不舍 > 第106章 时光荏苒 吴四过世

第106章 时光荏苒 吴四过世

意。孙小宛跪坐着给孙皇后把了脉,写了脉案。柴胡上前再把脉,看了孙小宛的脉案,点点头。柴胡问:“娘娘,平日小腹是否有冷滞不适之感?睡眠如何?行经是否有腹痛之感,下有血块?心脏是否气闷感觉?”

孙皇后微叹一口气:“女医问得状况都有,不只我,家母也有心疾。要是你这里有良方,以后让家母来会馆养一养。”

柴胡看杨七一眼,才道:“娘娘的症状虽有,并不是心疾,而是肝郁气滞,脾胃也不好,这些症状都不严重,想来平日也有调养了。就先泡个药浴,添些行气活血的药草。腹背再做个泥灸,驱一驱寒湿。泥灸的同时,进行面部护理。再做个头疗,染个头发。”

孙皇后也不大懂,就听了这伙人的安排。建议娘娘先用些食物,孙皇后也慨然同意,饮一盏红枣银耳糖水,吃了一块芝麻烧饼,两个小小的肉蒸饼,一个水梨。一个下午,会所里技术最好的员工都在为皇后服务。李久跟称心如意两个姑娘玩得开心,非常喜欢两个小姐姐。

到傍晚时分,娘娘到水银镜前一照,心情非常美好。金阳郡主的这些招子,确实能让人状态调整到极佳。

皇后看水银镜清晰,就有些心动。杨七叹口气:“娘娘,这水银镜虽好用,可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毒气。时间一长,在毒气中工作的人就会掉头发、落牙齿,骨头发黑,甚至没了命。所以,生产数量极少。我原想进献皇宫,就怕上有所好,下必仿效。皇上是个爱民如子的,常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东西进了宫,皇上未必高兴,所以,您看?”

孙皇后面色沉下来:“既然对工匠有害,你为会么做这样东西?”

杨七回复:“回娘娘,制造过程对人有害,所以不能大量生产。但这东西有很多妙用,当镜子用,只是其中一种。主要是用来制造潜望镜,用于军事。咱大秦总打胜仗,与器械改良也是有关系的。”

孙皇后算是少有的通透之人,她点点头:“既如此,这东西就不准进宫,也不许你正式销售。”杨七赶紧点头应承,口呼皇后娘娘贤德。又许诺:“娘娘如果不方便出宫时,只需让人传个口谕,臣妇可以让最好的技工与女医进宫为娘娘服务。”才把皇后哄高兴了。

孙皇后要付钱,杨七哪里敢要,又不能违背皇后的意思。还是如意姑娘聪明,在旁边给皇后娘娘行了一礼,肯请孙皇后御笔题写寻美逐梦四个字,以示鼓励。孙皇后到八艺室里,挽袖提笔写了四个字。心情不错,又提笔写了一首诗。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桃花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平安五岁时,秦军再攻吐谷浑。战事过半,太上皇病重。辉宗只好终止战事,匆忙回朝,刚好赶上见父亲最后一面。六月二十五日,太上皇驾崩。

九月底,太上皇入陵,与先逝的太后合葬。随后,辉宗皇家的琐事,成年的皇子们都封了王,领生母或养母,带上妻妾子女去封地就封,无诏不再回永安。未成年的皇弟们也需要迁出后宫,在永安城赐给宅邸,由生母或养母、甚至乳母领去宅邸照管。未生养的嫔妃,都派去皇觉寺出家,为先帝祈福。有敢闹腾的,直接殉葬。作为皇帝的岳母,也不好再留萧夫人在宫里,让她出宫住进了新成坊的一处大宅子。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前太上皇的亲信大臣们很多都有贬斥或调动。吴四信还算好的,虽然是太上皇的宠臣,新皇对他的印象也不错,觉得他是一个能干的人。加之,吴家出身不显,没有与那些世家豪族搅和在一起,还是能用的。他的职位一点没动,一直当他的荆州大都督。吴四信自己吓唬自己,总觉得皇帝不如先帝那般信任他,早晚会收拾他这个先帝宠臣,心情十分沉闷。闲来没事,就告诫两个儿子要低调,生意该收拢就收拢些,有什么把柄,能弥补的赶紧把事情摆平。

平安五岁半时,吴四信病重。吴家人来信告知杨七,杨七心情复杂,领着三个女儿去了一趟荆州。吴四信这场病来势凶猛,把他的精气神消耗了不少。他只比杨七大两岁,这会不过五十九岁,可是很见老相。头上白发苍苍,脸上皱纹纵横,眼睛模糊无神。杨七看着他这副模样,除了叹气,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吴四信见到杨七母女,努力集中精神,心里有几分喜欢。杨七依然是头发乌溜溜的,皮肤白嫩嫩的,眼睛水灵灵的,小嘴红嘟嘟的,不仔细看,还似三十多岁的少妇。大女儿称心已经十五岁了,个子比她母亲高不少,皮肤白皙,五官立体,额头和眉毛跟自己很像。二女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