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也不恐慌了,开始生产自救。皇帝大喜,群臣雀跃。杨七松了一口气,小如意又逃过一劫。
杨七此时只想低调,让朝廷不要过多注意到她们母女,招来横祸。所以,把医治的功劳全推到孙神医和宛姑姑头上,同时把提供药材和救灾物资的功劳推到了杨家几个侄儿身上。皇帝论功行赏,杨家几个侄儿都得到了升迁,孙先生入太医局当了医官。孙小宛以年龄太大,口不能言为由,不肯入太医局,皇帝赏下黄金百两,锦缎百匹,众人再三谢恩。
杨七把这几件事的内情写了,传给吴如意。叮嘱她在宫中,一切行事要低调。在宫中的人,都是为了个人和家族利益,没几个是真对她好的。那些人表面一套,背后还不知是谁的势力呢。千万别以为,自己与杨家是亲戚,几个杨姓妃嫔就是真心对她。杨八还是自己的亲堂妹呢,使起毒计来,叫人防不胜防。如意看了信,才知道自己还是太年轻,犯了大忌犹不自知。
这边,杨八气得要死,杨七是什么好命,怎么都弄不死她们母女。不成想,老太太先是着了凉,又接触了染疫的宠物狗,也发病了。李家急忙去宫里请孙神医,孙神医把前面的方子给了,又说让找金阳郡主要桔霉素。李家人没法子,厚着脸皮去找金阳郡主,杨七把一些东西给了,不过是不是真正的桔霉素,就不清楚了。杨七还讲明了,以毒攻毒的法子,有效的可能性只有六成。八妹妹年龄不小了,又养尊处优多年不锻炼,身子是虚的。你们当晚辈,一片心意,只管拿去试试。有效的话,皆大欢喜。要是无效,只好听天由命。这个病可是传染度人,一个不好,就会蔓延全家,甚至威胁全城。
自金阳郡主给药后,杨八用了没有什么起色,李家人自觉希望不大。族中有先例,恶疾者不入祖坟。就在李家祖坟附近给李老夫人买了一处荒地,让人在坟地外围圈了夯土墙,留了大木门。墙内打了两口井,盖了一处祭堂,两排夯土房。
没到一个月,杨霏霏就谢幕了。因为得的是疫病,全家都忌讳,用了铜棺铁椁,铁水浇注封口。停灵九天就出了殡,单葬在这块名为思霏园的墓地。近身侍候的仆婢,都圈入思霏园守灵,除了半月送供给的日子,园门再不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