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命轮运转,依依不舍 > 第112章 储位之争 征高句丽

第112章 储位之争 征高句丽

能看一时。

李久这个太子,当然要给这些武将求情,肯请父皇把他们调回卫军中。果然如太子所想,这些人回来高位以后,大多数对太子感恩,少数的聪明人,都想通了前因后果。皇帝要换太子就换呗,只要他们有职有权,才不愿多管闲事。

秦兴十五年三月,白先生过世,杨七姐弟心怀悲痛,在永安城附近白云山脚下找一块吉壤,安葬了白先生。九月,孙小宛过世。姐弟两人一商量,把两人葬在一起做伴。

秦兴十六年腊月,英王杨荣过世,长子杨雷袭爵位。

秦兴十七年九月,三哥杨荆过世,他家的两个儿子很争气,早都通过了科举考试,混到六品的官职。长子杨霍袭了建文侯的爵位,杨荆留下不少资财和人脉,两兄弟商量着分了,日子过得正经不错。

十七年的腊月,六哥杨茴生了一场病,借着病正式退休,领着那个年轻的美妾到广州定居。杨茴的长子杨霄通过科举当了官,就让次子杨需顶了他在不舍商行的位置,跟着十叔杨荫给姑姑金阳郡主经管不舍商行的买卖。

秦兴十八年,皇帝经过四年多的准备,决定御驾亲征,攻打高句丽。连胜数战,可惜天不做美,这年冬天,大寒,雪可没腰。大秦军苦战不下,伤亡惨重。加上运输不易,军需跟不上,皇帝只好领兵回城。路上中了寒,生起病来。凭你多大的能耐,要是一生病,也是无可奈何,皇帝回京就倒下了。

身为太子的李久为了表示孝心,直接入宫为父皇侍疾。吴才人做为近侍,也是常在皇帝身边侍疾。两个人很快就看上眼了,吴才人的才华也都有了用武之地。皇帝思考什么问题,如意就想好对策,暗暗教给太子,让太子在皇帝面前留下能干的好印象。

如意也不是刚入宫时的小女子了,这些年在宫里,看尽了宫里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心性也逐渐成熟起来。如今她的心性,也不向往儿女情长,更对皇帝不抱任何想法。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头子,对她还不好,一直想杀她,哪有太子年轻善良。

她到崇文馆跟着几个老大人学习,也是受益匪浅,弄懂了书里的治国道理。再结合看皇帝处理朝政的举措,渐渐看懂了为君的想法与手段。金阳郡主还亲自写了《如意漫游未来市》的系列话本子,把她前世的见闻都巧妙地写入科幻小话本里,印刷出来,让如意当闲书看。如意看了非常喜欢,也是心向往之。暗暗发誓,要是自己坐上主位,也要向未来挺进。

秦兴十九年,皇帝病重,还不歇心。命徐世金跟着他的表兄徐世珏,突袭薛延陀。一番苦战,灭了薛延陀。在灭薛苦战中,杨七又结下了善缘,徐世金兄弟领导的大秦右翼军伤重过半,徐世金向郡主求援,杨七给提供了足量的医药和粮草。

徐世金兄弟胜也是险胜,大军损失过半,两人也带了伤,好容易回到都城,徐世珏在家养伤。皇帝一道旨意下来,说徐世珏指挥不利,使右军损失太大,功不抵过,给兄弟二人贬出京城,徐世珏下放到甘凉道大漠边缘的叠州担任都督,徐世金担任副手。

徐世珏不服,刚要进宫与皇帝争辩。就有人送来一封信,让他安心离京赴任,不要与皇帝争竞。信中又分析了原因,皇帝病重,自然不放心那些手握重兵的老臣。那些功臣或已战死,或垂垂老矣,即将辞世,皇帝也不在乎他们。但像徐世珏这样的军事能臣,年龄不算老,又是从草莽出身的,皇帝在时能辖制,新上来的继承人却不一定能用得动。所以自己当了恶人,把他贬谪。以后新皇上任后,肯定会重用他,这样他才会从先帝重臣变成新皇的重臣。如果徐家兄弟不听话,皇帝怕新皇镇不住,肯定要除掉他们。

徐世珏思虑再三,心服口服,伤也顾不上养,家中老小也不管了,打点行装,头也不回的领着徐世金上任去了。

写信的正是金阳郡主,她与徐世金私下有往来,曾经也想过怀柔徐世珏,可那人死硬,从不买账。在灭薛苦战中,徐世金向她求救,得到她的资助,徐世珏态度才好一点点。这封书信可是救了徐氏一族,当然,杨七也是为了给宫里的闺女事先多埋下善缘,说不得什么时候就用得上了。不求人家帮助什么,至少不会故意使坏才好。杨七好人做到底,帮助徐夫人安抚家人,韬光养晦。

徐世珏与徐世金两兄弟听旨上任,没有任何叛逆行为,也没有不满怨言,皇帝才松了一口气。这两兄弟他实在不想杀,年富力强,能力卓越,脑子也聪明,留给大秦,以后跟着儿子开疆拓土多好啊。可是,自己儿子自己知道,不是个刚强的,心地善良,耳根子有点软,到大事上,犹豫不决。这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