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掀翻满清,华夏大航海时代 > 第 三十五章 扫黑除恶

第 三十五章 扫黑除恶

张文杰并不觉得百姓愚昧,世间之事总是要有个开头,起码自已已经影响了复兴会之下的十多万人,他的理想总会传播开的。

演讲结束,张文杰退开,张家庄小学的毕业生张云开始宣读洋县地主的罪状,张云是十年前十二岁的年龄开始读书,接受了完整的十年教育。

“城东赵家,十年来侵占良田九十三亩,拐卖七人,杀害五人,迫使六户百姓离家流亡,罪大恶极,全家参与者处以极刑,其余从犯发配劳改营,劳动改造三年到十年……。”张云清晰的把这家的罪过列的一清二楚。

念完之后,便把赵家苦主请上高台,说出受欺压的经过,然后就把赵家六口参与过的人全部处死。

之后一家家,一户户百姓惨痛的经历激发底下百姓的怒火,很多人也上来说出一些看似良善的士绅的罪行。

整个洋县各乡的乡绅全部被抓了起来,再在当地百姓的控告中被处决,偌大洋县将近二十万人,竟有一半百姓都受过欺压,小到被地痞流氓打伤,大到家破人亡,只余一人或者只是亲朋好友前来告状。

最后洋县处死杀人者、人贩子六百余人,发配两千多人,整个洋县风气为之一净,百姓出门只能看到巡街的复兴军和一些小商贩,再也没有压迫的感觉让很多人有些不知所措。

洋县既定,张文杰留下张云为县令,随同其在洋县调查的一批学生进入六房管理县政,以复兴军的一个排转变为县巡捕房,管理县内外的治安。

至于各乡,根据各地户口数量,地理环境以两百户至五百户为一乡,分派一个乡长,两个副乡长。

以求知学堂的一批年龄较大的学生担任乡长和副乡长,以复兴军一个班分派乡里训练民团,每个县五个乡训练一个民团,每个民团五百人。

然后张文杰与赵言平兵分两路,去城固县和南郑县,清理当地环境。

抓捕审判任命官员一条龙服务,再由后续任命的官员对收缴的耕地进行分配,既能锻炼治理能力,也可以在当地迅速建立威望。

他们根据当地户口收集耕地以每人两亩地均分给百姓。

再张贴告示,通知百姓:剪辫子的每亩地收税三成,不剪辫子每亩五成。

整个汉中一百五十万百姓进入狂欢,纷纷接收自家田地,细心管理,对复兴军的好感也达到一定高峰。

十年积蓄培养起来的一批学生在最后一年的突击培养下也可以担当起管理一县的任务。

十二月十三,张文杰和赵言平完成了对汉中及就近加起来十县之地的整顿,换上更加信任的学生。

整个汉中平原六县外加汉中县十六万户,人口九十多万人,划分出四百三十三个乡,安排了超过五千名学生及复兴军管理,一部分属于冗余人员,可以学习治理经验。

在山中的石泉、五郎厅、略阳、宁羌州只是派驻一百多名学生常事治理,主要还是实行军管。

整个汉中府超过两千名传统儒生被打下神坛,不再受到重用,他们发现自已可以拿四书五经辩倒那些稚嫩的学生,却无法在世俗的道理上圆过去。

他们好像失去了如同过去造反时各个政权都对读书人的重视。

很快,他们确实看到了。

张文杰在汉中坐镇,发令各县,每三个乡兴建一所小学,五所小学对应一所中学,每所学校按照每个学生每年给予两石粮食的补助。

他决定把在汉中抄家收获的两百万石粮食全部变成人才,招收五万名以上的八到十二岁儿童,五万名以上的十二到二十岁的青少年进入学校学习,花费五到十年时间培养出自已的一批新思想的学生。

趁着农闲,从十二月二十到乾隆五十六年的二月二十,各地招募青壮择址建造小学或扩建当地社学,每所学校都要有教室十间,食堂两座,学生宿舍二十间。

每所学校招募六百多名青壮只需两个月就简单建好,总计一百四十所小学预计花费工钱十五万石粮食,其他物料两万两白银。

汉中府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步实现,而在北京的乾隆皇帝十分焦躁。

白莲教自十月初一起兵造反,等到十月初十他才得到消息。

弘历召集满朝文武商讨对策,更多的还是他为自已找一个对策。

但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甘肃的新教还剿吗?虽然今年又消耗绿营兵十几万,八旗军两万把新教地盘打的只剩下不到两成,但是潜伏在积石山中的义军两万游击队给朝廷军队的补给造成巨大威胁。

阿桂预计起码还需一年时间,乾隆皇帝陷入两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