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章
白玉堂原本打算南下先去卢家村的,路上碰见了黛玉,白玉堂便不急着走了,也随林如海一行北上。
白玉堂知道接下来的事黛玉都有把握应付,但他偏偏想跟着去看看这与众不同的姑娘什么事都成竹在胸的模样。
有了白玉堂丶谢隐两大高手同行,纪齐然派出来偶尔零星几个杀手就跟闹着玩儿似的,无声无息中就被解决了。
而京城里确实一副风雨欲来的态势。
为了避嫌,荣亲王这段时间和纪齐然都是背地里联系。荣亲王一日没得到除掉林如海丶黎启的消息,便一日不安。可惜一批一批的杀手派出去,就没有一个回来的。
直到这日,纪齐然和荣亲王先后得到消息:林如海和黎启已经过了沧州,若赶得急些,后日便要入京。
荣亲王又惊又怒,却不得不强自镇定,不敢让任何人看出来,还一大早就入宫请安。
自从上次上书房和寝殿之内皆被人留了字,现在隆华帝已经不去这两个地方了。为了安全,隆华帝每天都去不同的嫔妃宫里,做到了雨露均沾,毫无规律。
元春本来只是甄皇后宫中的女史,这日隆华帝也去凤仪宫坐坐,瞧见元春珠圆玉润,颜色好,便宠幸了元春。令荣国府二房欣喜若狂的元春封婕妤,其实就是怕死的隆华帝不断挪窝,顺便睡了许许多多的嫔妃宫娥,元春只是其中之一。
隆华帝就这么天天换地方,就是荣亲王入了宫,都问了好几个人,先找到戴权,才寻到了隆华帝。
父子两个见面,见对方脸色都不大好,荣亲王说了些让父皇保重龙体的话,表达了自己的关心。
隆华淡淡的道:“皇儿这段时间跑得殷勤,你那些皇弟皇妹,一个个的都远着朕。”
本来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吓得荣亲王险些变了脸色。因荣亲王做贼心虚,以为隆华帝别有所指,便道:“儿臣是兄长,理应做弟妹表率。我相信皇弟皇妹们希望父皇福寿安康的心和儿臣是一样的。”
隆华帝最近担惊受怕,对亲情越发渴望,荣亲王这话说得令他舒心,加上隆华帝最近休息不好,又在后宫大耗精神,吃再多补品都精力不济,便道:“从明日起,你便开始学着处理奏折吧。”
荣亲王上一刻还在担心隆华帝是在试探自己的心思,下一刻就得了这样的话,大喜过望,忙跪下道:“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隆华帝摆摆手,道:“你先下去吧。”他实在是亏虚太过,浑身无力,头昏脑涨。
荣亲王应是,躬身送隆华帝离开,忍着不让自己显得过於兴奋,待得隆华帝的轿辇走远了,荣亲王整个人都轻快起来了。
哪怕还没正式加封太子,自己开始协助理政,也就意味着离储君的位置更进一步,只差一个加封大典而已。而且看隆华帝那个脸色,不是荣亲王咒他也活不了几年了。想到此处,荣亲王越发踌躇满志。
让荣亲王协助理政的事,隆华帝决定之后就让戴权派人去传话了。此事尤其要告知几位重臣,所以根本没人隐瞒消息。
很快,朝堂后宫皆得知了此事。以文丞相为首的大臣们舒了一口气。
自从先太子落罪,储君之位一直空悬,导致下面的皇子们明争暗斗,朝堂四分五裂,从上到下乱象横生。如果这次储君之位能定下来,这许多年的混乱也该得到治理了。
但是九皇子得了消息,眼中却露出几分狠厉。
九皇子是周贵妃之子,周贵妃乃是礼部尚书周科轩之女。因为周贵妃这出身,这位一打入宫起,就走的知书识礼路线,温柔娴静,不争不抢。
可惜这些都是表象,礼部尚书之女反而给周贵妃打了幌子,让人去了防备。至於九皇子,更是吐着信子的毒蛇。前世荣亲王除掉了先太子,最后登基的新帝却恰恰是这位九皇子。所以新帝登基的头一件事,便是查抄了江南甄家。
前世的甄家可是比荣国府还先落败的。
九皇子得了消息,先是打发人去荣亲王府道了喜,仿佛自己对大位毫无想法,诚心恭喜兄长一般。再入了凤仪宫向甄皇后道喜,在凤仪宫遇到了同来道喜的周贵妃,母子两人陪甄皇后说了好一阵的话才一同离开。
甄皇后的心腹宫女送走这对母子之后还说:“这后宫里头,也就这两个识礼数的人了。”
甄皇后点了点头:“两个聪明人罢了。老九前头那么多兄长,卷进来也轮不到他,还不如明哲保身。”
而甄皇后眼里明哲保身的两个人回了周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