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按孙许的想法,剿灭玄青教是轻而易举,教会人数再多也只不过是乌合之众,哪能与训练有素的官兵抗衡,於是他当即便派了数万兵马前去清缴玄青教。
但很快,孙许便知道他大意了。
底下的官员并没有虚报玄青教目前的状况,他派去的官兵竟然一连吃了好几场败仗,士气不振的同时,玄青教的人数还在增长,并且组织起了反攻。
就在前几日打着清君侧的旗号,竟然有攻向京城的趋势,还打下了其中一处关卡。
无奈之下,孙许只能加派兵马,势必要将玄青教给杀得一个不留。
江南江北局势皆是危急,广裕侯从来没想到商州竟是一块这样难啃的骨头,打了月馀还是没能攻下,甚至发动的几次进攻全都被打了回来,半点进展也没有。
这几次战役指挥之人是韩易,以少拦多,他的名号也渐渐在江南地区传开,就是广裕侯都知晓这回遇上了一个难缠的对手。
在商州浪费的时日太多,於广裕侯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他与部下连夜商讨对策,最后决定暂且绕过商州,从长江上游渡江。
在这月馀的厮磨间,广裕侯的十万大军以损失了近两万人,不宜再继续消磨下去,他只能听取军师的建议,不走最近的这条路攻上京城,绕一些弯子,先把西边的几个城池拿下。
广裕侯留了一部分军队在麟州,带着大部队朝西进发,商州的危急暂解。
这样的一个结果是令所有人都意外的,精神一直崩得死死的赵谦还有顾弘,虚脱一般坐在椅子上,这一月来,众人都消瘦了不少,但好在他们的坚持没错,总算可以安安心心的吃上一顿了。
这一切实际基本和韩易预料的差不多,经过与广裕侯的这番对峙,韩易在军中的威望日益显着,便是赵谦顾弘这些年长他许多的人,都是打自心底的佩服他的这一连串决断,不拖泥带水,果敢而正确。
温以良当着韩易的面没说什么,等和好友坐在一起喝酒时,听见顾弘对韩易赞不绝口,他脸上这才显露出几分骄傲来。
“还是温兄眼光独到,我看你的这个女婿,将来定然是能成大事之人呐,说不定咱们将来都要仰仗你呢。”顾弘半开玩笑地说道。
如今天下局势混乱,听说玄青教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朝中看似人才济济,到了带兵打仗,一个拿得出手的都没有,已经一连输了好几场了,全是些中看不中用的,相比之下,韩易是英雄出少年。
这天下一乱,有野心的人便纷纷冒出了头来,想要分一杯羹,顾弘被困在商州这些时日想通了许多事,这朝廷早已腐朽不堪,压根不值得他如此卖命地去为其效劳。
说德成帝是病重而亡,恐怕朝堂上的人都不信,只是碍於孙许的淫丶威,没有人敢站出来说而已。
既然朝廷不顾他的死活,他还不如另找明主。
顾弘将杯里的酒一口饮下,刚才他说的是玩笑也不是玩笑,这段时日,但凡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韩易身上的将才之风,小小年纪的临危不惧,遇事想得比他们还要周到,商州没有韩易在,根本不可能保下,也不可能逼的广裕侯改道!
顾弘心思千回百转,他给温以良满上了一杯酒,二人不再谈及公事,而说了些轻松的话题。
在仗刚打完的这个晚上,大夥儿本意是休息几日再回吴州的,但韩易夜里躺在床上却迟迟也不能入睡。
以前脑子里面塞满了事情没有发觉,现在暂且空闲下来,这躺到床上对温青黛却是越发的思念,恨不得立刻将人抱在怀中。
想了又想,毫无睡意,韩易最终还是爬了起来,牵上了一匹快马,与手底下的士兵打了招呼,先行回吴州去了。
商州大捷的消息在广裕侯改道之时传到了吴州,温青黛与姜氏的一颗心这才放到了肚子里。
估算着这几日他们便会回来,温青黛便没有继续待在温家,而是回了韩易的那所宅院。
晚间睡在熟悉的大床上,温青黛心里有几分期待有几分激动,导致她翻了好一会儿才渐渐睡去。
睡了也不知多久,便觉得身边是一片温热,就是耳边也有清浅的呼吸一下一下的扑洒在耳廓处,温青黛一下子睡意全无,猛地睁开眼,夜深了也看不清人,她刚想喊,嘴巴便被捂住了。
“阿黛,是我。”
久违的嗓音在耳边响起,温青黛一听到便止住了动作,楞了好半晌才略带哭腔抱住了他的脖子,“你吓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