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百合觉得可行,拍了拍洪全的肩膀,“果然找人聊天能打开思维,咱就要蔬菜公司的仓库,到时候就你还是一样,隔三差五拉货,卸货。只要维持一段时间,别人就不会在意了。”
洪全疑惑的问道,“你不是说,怕杨大强监守自盗,或者私自查看货物数量,秘密暴露?”
“不管他。”阮百合凉凉的说,“全部承包,蔬菜公司还要主任干什么?”
她说干就干,立即找黄姐打听财务的住址。
国营公司就是这样,坐办公室的没事就不来公司,财务她都没见到过,跟没有这人一样的。
黄姐是老人了,从她那里财务的地址易如反掌,和大家交代了去向,也不管店里忙得如火如荼,立刻赶了过去。
因为距离不远,她没让洪全送,也没叫陈方圆,而是走路去。
偷摸在空间拿了个保温杯、两块香皂,找了个袋子装好,这就是搭桥的诚意了。
到了铁路职工家属院,按照黄姐说的,进门后的第三个院子。
都是独门独院,不过这片院子比东秀巷的好多了,雕花的铁门,还是两层楼的呢。
阮百合敲了敲门,很快就有人出来。
她和江棉隔着铁门栅栏,面面相觑。
临江可真是小,江棉当时也没说住铁路职工家属院,就说住这一片,没想到摸她家里来了。
她也有点怀疑,是不是找错了地方。
江棉反应快,拉开了门,挽住她的胳膊,“百合姐,我还想去找你呢。没想到你先过来了。”
“啊,我来找个人。”阮百合试探性的问道,“棉棉,你家有人在蔬菜公司当财务?”
“我妈啊。”江棉好奇的问道,“你问这个干什么?”
阮百合挑眉,真的一点没看出来,江棉这身份挺牛啊,老爸在铁路局当干部,老妈是蔬菜公司总部的人,放在现在,也是妥妥的小富二代。
“我找她谈点事,她在家吗?”
“在呢,她还说陪我们去找你,感谢感谢你。”
江棉说着拉着她往家里走,说起记者的事儿,“肖记者说要还是想采访你,是怎么凭毅力在大雪里里徒步走四十里地的。她还夸你,这种精神值得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英雄也不该被埋没,得让大家知道,要不是你,一车人都得死。”
阮百合被这一连窜的夸奖搞得不好意思,要不是有空间可以睡觉,她早就死雪堆里了。
“行啊,那就请她来一趟,我有事想和她谈谈。”
“嘻嘻,她现在在我家。我都说了,打算晚点去找你的呀。”
阮百合:“……”
她就是来谈生意的,这肖记者在,会不会直接说她干个体户,然后报道出来的东西是痛批她往资本发展?
来都来了,也不能离开,只能跟着江棉进去。
进门就是一张小桌,上面放了一捧假花,黄白色的塑料桌布,看起来特别干净明亮。
厅里也烧着煤炉子,四方的炉子桌面擦得铮亮,两个中年妇女坐在火边,都烫着卷发,眼神看了过来。
江棉拉了拉她,笑着说道,“妈、肖姨,她就是我们的大英雄,阮百合。”
两人闻言,都站了起来。
江妈率先说道,“阮同志,谢谢你,我就这么一个闺女,要不是你,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说着,还瞪了一眼江棉。
江棉嘿嘿一笑,“我去给百合姐倒水喝。”
阮百合有些惊讶,忍不住看了眼江棉,这小姑娘脑子怎么长的?
她还以为江棉是不得不下乡,没想到是独女,独生子女是不用下乡的,她居然去了。
不想吃苦的大有人在,赶着去吃苦受累的,她真是第一次见。
心里这么想着,脸上还是带着笑,谦虚的说道,“其实我也是自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
“做了好事就是好事嘛。”肖记者笑着接话,“要是有空的话,咱们聊聊?”
她也是来挖新闻的,跟随救援去的记者只有她,至今她也没把有村民卖吃食的事儿报道出去,只报道了长达十五天,零伤亡的人数。
现在,大家都十分好奇。
阮百合犹豫了下,才说道,“实不相瞒,我愿意接受采访,也是有事相求。”
潜意意思就是,你要是愿意帮我,那我就接受采访,否则,免谈。
肖记者自然听得出来,没有半分不高兴,反而好奇的问道,“什么事儿?只要我能帮的,决不含糊。”
阮百合接过江棉的水,在煤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