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女则刚28
“在过年前给我们做两套新衣服吧!莺莺的就比着凤娘的料子来,我的和弟妹差不多就行,姜大的按着二弟的来,冲远的料子比他爹的要好一些。是吧,娘,这样一家人齐整地走出去,看上去也气派。”姜大嫂腆着脸说道。
姜阿婆不理她,“你这一家子算下来要多少银子?那三颗柿子树上的果子卖了可够你花?”
姜大嫂还要说道:“娘……你这不是偏心嘛?人家将军府的夫人过来看,我们一家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不是给凤娘丢脸吗万一将军夫人有意见,不结这门亲,可怪不着我们。”
姜阿婆呸道:“你再敢胡说就滚回周口村去,跑来是给我添堵的吗?”
绣娘不敢做主,跑去请示卢氏,卢氏问了丈夫。
“就按照你我的布料来吧,莺莺和冲远的也是。凤娘的布料是将军府送来给她的,我们都没有用,他们怎么敢开口。”
卢氏问难道:“他们想一人两套,绣娘这一下子也做不出来啊。
姜山道:“一人一套就够了,爱要不要。”
卢氏很满意丈夫的态度,姜山也很喜欢卢氏的转变,终於想着自己的家了。
等到除夕夜,姜大一家拿到衣服,见是一人一套。姜莺莺抱怨自己衣服的料子和凤娘的差远了,她哥劝她:“你知足吧!送衣服的丫鬟说了,凤娘的料子是她未来夫婿家送过来的。等你哪日找到这样的人家,比她穿得更好就是。”
姜莺莺狠狠地说:“我到哪里去找这么一个能与将军府同样门庭的人家?”
姜冲远看她若有所思,笑她:“难道你还真想嫁给一个傻子?”
姜莺莺放下衣服追着她打:“我让你咒我!我是你亲妹妹,你还这样说我。”
事实上,他们这次来,一半是想蹭富贵,另一半就是为了躲避姜莺莺的婚事。自姜大嫂送回了当初收的牛家人的聘礼,姜凤娘不肯嫁以后。姜大嫂以为退回了聘礼就无事了,谁知道那户人家不同意,一定要让姜大嫂还给牛家一个儿媳。
姜大嫂用拖字诀,到今年实在不能拖了,怕过年的时候牛家人过来抢人,收拾东西干脆一走了之。
“我说姜老三也是个狡猾的,家里每人都有丫鬟婆子使唤,就我们没有。一家三口就给我们安排了三间屋子。这与在周口村有什么区别?”
姜大最近得了些银子,心里正在想着怎么再在老三手上抠一些出来。被媳妇一打岔,没好气地说道:“我三弟给你管吃管住,又给做衣服的,你还有什么不满意。不满意就滚回去。”
姜大嫂实在是依仗姜家得很,不敢真怼姜大,喃喃道:“我又不是这个意思。”
姜大吼道:“那你什么意思?”
姜大嫂见儿女走远了,小声地说:“我是说,你有没有考虑陈二给你的提议?”
“不考虑,现在好吃好喝的,我干嘛要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姜大嫂有些不确定地问:“那……万一三弟哪日赶我们走呢?”
*
杜谨言和祝乐秋后就要成婚了。
喜服自己是不能锈的,姜凤娘外刚内柔,不擅针线。喜服喜枕头喜帕……的事情交给两个绣娘,慢慢锈。
眼下好好地过年,以单身女郎的身份在姜家过最后一个年。
将军府早早地在年前就送来许多物什:吃的有羊肉,美酒等,给祝乐的各种钗子饰品,连卢氏和姜山都有衣服布料。
姜家送了一些药馆的补品,蜂蜜,祝乐做了荷包送给杜谨言。
杜谨言每日送一些,竟是天天往姜家跑。
姜莺莺见到将军府日日有东西送来,三婶竟专门用了一间屋子作库房收纳,眼里的羡慕嫉妒之色快要藏不住了。
“凤娘,怎么同是姐妹,你有丫鬟,莺莺就没有?你娘掌管中馈,也太不公了吧?”
祝乐看到是一个粉衣女子,年纪和姜莺莺差不多大。据说是她出去给哥哥买东西时碰到的,两人一见如故,已经往来几次了。但据府里的下人说,这女子“偶遇”过姜冲远很多次了。
“唉……”祝乐叹口气道:“你家是给客人买丫鬟配着吗?如果是这样,不如你请莺莺到你家去住几月呀?”
粉衣女子立眉竖眼,指着祝乐道:“我倒是愿意,就怕莺莺妹妹不愿意。你以为永昌城的人家,都像你家这么小气么?”
“我倒不知道,来我家的是些什么人。秋桑,让门房看好门,不能什么牛鬼马面,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