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老太君看中了史家的姑娘做儿媳,也就是如今的史老太君。”段姨娘道:“我在甄家的时候常听说宁荣二公当年都是陪着太/祖一起打天下的,没读过什么书,多亏了有咱们老姑太太,才培养出了读书识礼的儿孙们。”
湘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打天下的时候要靠武将,守天下的时候就要靠文臣了,这些武将勋贵想让家族富贵绵长,自然要让子孙读书入仕。
怪不得老荣国公喜欢贾政这个孙子,会读书这一点,就比贾赦强些。
段姨娘走后,湘云一个人坐在窗下出神,当年国潮初定,皇帝需要利用甄家在江南的威望,笼络江南世家大族。而如今天下太平,江南世家早已臣服,甄家这个体仁院总裁的职位也就可有可无了。
甄家大概也是想到这点,才会努力争取太子妃的位置。
想必老皇帝还是十分信任甄老太爷的,也看中甄家的门风,故此想扶持甄家二姑娘做皇后。这也算是控制太子的方式之一。
既如此,太子对这桩婚事的态度可就微妙了,哪怕表面不反对,心里一定是对甄二姑娘多了几分防备的。
老皇帝总有龙驭宾天的时候,届时甄家没了倚仗,甄二姑娘这个皇后可就尴尬了。
连湘云都能想明白的事情,甄家自然也明白。
进京的船上,郡主刚从女儿甄凌的屋子里回来,愁眉紧锁。
她见甄奉年还坐在灯下画画,便过去夺了他的笔,“我们都愁成什么样了?你还有心情在这儿画画?”
甄奉年平静道:“愁有什么用?旨意都接了,还能反悔?”
老皇帝直接下的旨,派钦差太监送到江南,甄家哪有拒绝的机会。
郡主拉了把椅子坐下,“我们虽不能反悔,却可以想法子把这婚事搅黄了。凌儿这几日晕船,看着愈发憔悴,到时候见了圣上就装病,圣上还能给太子娶个病弱的儿媳妇?”
甄奉年皱眉,“不妥不妥,此乃欺君之罪。”
郡主忍不住白了眼丈夫,“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死脑筋。”
“夫人,旁的事可以听你的,此事万万不可。”甄奉年道:“这件事我来安排,宫里也未必就是火坑。* ”
他们上岸的这一日,长安城天光晴好,秋高气爽,史家早有八辆马车等在码头。
甄奉年上了第一辆马车,清河郡主和甄宝玉一辆马车,二姑娘甄陵一人一辆马车,谁知甄宝玉非要她姐和她坐一辆马车,拉着她姐的袖子,死活不让她姐上车,丫鬟婆子们都傻了眼,不知道该怎么办?
甄奉年听到外面儿子的哭闹声,从车里探出头来,对跟随的小厮道:“去把那孽障给我带过来。” 语气里带了罕见的怒意。
第20章 没啥好看的
宝玉正拉着他二姐的袖子大哭,却见他老爹的贴身小厮走了过来,立刻停了哭,躲到了他二姐的身后,怯怯的眨巴着眼睛。
“二姑娘,老爷叫奴才带哥儿过去说话。”小厮恭敬的对甄凌道。
甄凌神色淡淡,道:“我带弟弟过去就是了。”说着,已经拉着宝玉走向甄奉年的马车。
“你赶紧上车去,在外面抛头露面的像什么样子,”甄奉年见女儿过来,知道她是要为宝玉说情,便道。
甄凌轻轻一笑,“那我就把宝哥儿交给爹爹了,爹爹教训他也是好的,省的到了侯府再做出丢脸的事儿来。”
甄宝玉还以为他二姐是向往常一样替自己说情的,没想到今日却向着他爹说话了,当即就傻了眼。
甄奉年却是一皱眉头,他本来是想揍儿子一顿的,可经女儿这么一提醒,待会到了史家,人家看到宝玉手红肿着,不用说也知道是宝玉不听话被打了,岂不是显得他们甄家不以诗书传家,反倒以打骂教子了么。
“嗯,我知道了,”他对女儿微微笑了笑,拉宝玉上车,马车车轮捻过地面,浩浩荡荡向史府行去。
“今天饶了你,到了史家你再敢胡闹,我就让人把你送到书院去。”甄奉年瞪着儿子。
甄宝玉一听要把自己送到书院去,不乐意了,听说那里都是男的,很少有女的,这怎么行呢,他才不要整日和那些须眉浊物在一起。“儿子晓得了,”低下头,老老实实的答话。
甄奉年的说教远远没有结束,“你今年都六岁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四书早就背的滚瓜烂熟了,你不喜读书就罢了,基本的道理总得明白。你说,我们这次来是做什么来的?”
别的事儿甄宝玉恐怕不清楚,可这次来京城是关于他二姐的终身大事,他比谁都清楚,“是陪着二姐入宫当太子妃的。”
甄奉年点点头,“那你说你二姐姐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