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想起上次和郡主见面的时候,说起自家小孙子不听话,想找个老实的伴读跟着,郡主就跟她介绍了史家的洪哥儿。“洪哥儿虽是庶出,但却是记在我们姑太太名下的,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
她当时倒也没放在心上,毕竟京城中想给他孙子做伴读的世家子弟多了去了。今日一见史家这几个小的,各个聪明乖巧,既不像寒门子弟那样畏首畏尾,又不似世家子弟那样油滑精明,特别这个洪哥儿,天真质朴中透着那么点老成,又是个爱学习的,给她家孙子做伴读再合适不过。
而且史家一门两侯,又和那江南甄家沾亲带故,以后史家富贵的日子恐怕还在后面呢,他们南安王府不如趁早和史家搞好关系,以后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这孩子日后是个有出息的,”王妃摸摸洪哥儿的头,对陈氏柳氏道:“我那小孙子和你们洪哥儿差不* 多大,整日就知道疯玩儿,谁也管不住,我今日见你们洪哥儿有了个主意,让他陪着我那小孙子读书如何?”
陈氏柳氏听了,都是一愣,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湘云,悄悄去拉柳氏的衣服。
柳氏忙道谢:“洪哥儿这孩子老实,没见过什么市面……”她怎么也没想到,王妃会选上洪哥儿。
“这有什么,我就喜欢这样老实巴交的孩子,”南安王妃以为柳氏要拒绝,忙道。
“洪哥儿,还不快谢谢王妃。”湘云提醒。
洪哥儿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的有点儿晕,愣愣的立在那里,听到湘云的提醒才噗通跪下给王妃磕头,王妃忙扶起来,又赏了几个金锞子给洪哥儿。
晚上,湘云亲去给段姨娘道喜,段姨娘看上去比湘云想的要淡定许多,那双美目中似乎还隐藏着几许担忧。
“姑娘,洪哥儿是不是也要住在王府里?”段姨娘问。
“这个还没有说,姨娘的意思是不想让洪哥儿去王府住?”
段姨娘犹犹豫豫的点头:“南安王府离咱们家不远……洪哥儿来回也挺方便的。”
“我晓得了,我会和二叔二婶说的,”湘云很能理解段姨娘的担心,洪哥儿是她唯一的寄托,恨不得整日放在眼皮子底下。谁知住在王府会不会受委屈呢,就算真受了委屈,洪哥儿连个求助的机会都没有。
“谢谢姑娘了,”段姨娘笑了笑,随即又皱眉,说道: “我就怕洪哥儿出去了被人欺负,他出身不好……唉,都是我拖累的。”
“姨娘别这么说,洪哥儿是我们史家长房的唯一的哥儿,怎么就出身不好了?”湘云皱眉道:“再说了,洪哥儿是王妃亲自选的,别说旁的伴读和那些奴才,就是小世子,也不能随意欺负他。”
“是呀,娘不用担心,咱们家如今不一样了……”一旁洪哥儿到底年纪小,满心都沉浸在即将入王府的欣喜中。
湘云听他这么说,就微微一皱眉,正色道:“你知道咱们家与从前不同,才更要谨言慎行。切不可得意忘形。”
湘云很少这样板着脸教训弟弟妹妹,偶然做出这样子,别人倒还真生出几分敬畏。
段姨娘也忙对洪哥儿道:“你姐姐说的对,这当口肯定有人眼红咱们家,就等着挑咱们的不是呢。”
“洪儿知道了,”洪哥儿听娘亲和姐姐都这么说,赶紧应是。
湘云拍拍弟弟的肩膀,鼓励道: “你去了多和那些知道上进的世家子弟接触,可别与那些纨绔子弟混在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机会之所以难得,并不是在于可以讨好南安王府,咱们家和南安王府素有往来,用不着你一个小孩子去拉关系。让你去,是希望你能借着这个机会,多学些东西,多长长见识。”
她顿了下,认真道:“但有一点你要记得,南安王府虽富贵尊荣,小世子的伴读也一定是出身世家,但这些人行事未必就是好的,是对的。你要有辨别的能力。”
洪哥儿半懂不懂的点了点头。
段姨娘叮嘱儿子:“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就来问大姑娘。”
洪哥儿脆脆的答应一声好。
史鼎当了侯爷,便和柳氏商议分家单过的事情。这边柳氏已经在悄悄的让人看宅子了,他们上面没老人,不用选太大的。三四千两银子应该够了。
但要拿出这么多钱,前提是和二房分家。
分家这事儿,不是二房、三房说了算的,须得史家族人一起商量,还有大房,湘云、洪哥儿的那份也得算明白了。
史鼎本想尽快把这件事办了,谁知刚入秋,皇上又给他派了件差事。
这比经筵日讲、御前奏对还要麻烦。
第35章 史鼎的烦恼
宣德元年八月, 皇上下诏开局编修前朝